首頁     國內國際    本地新聞    品茶論道    玩轉梧州    食在梧州    人文歷史    房產家居    車天車地    金融財經    健康時尚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專題報道>>梧州日報社60大慶>>新聞>>正文
                 高級搜索
        細數《梧州日報》優良傳統
        http://www.zjxp.net    2010-08-13 16:54    作者:黃雷 梁麗 黃嘉亮    來源:梧州日報

        ?????年華逝去,奮斗不息。2010年,是《梧州日報》創刊60周年。從最初的“白手起家”到今日的輝煌,其間也經歷了太多的艱辛。如今,雖然很多老一輩的報人已經退居二線,然而那段百味雜陳、苦樂交集的辦報往事依然深深鐫刻在他們的記憶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回憶往事,老報人們有太多的感慨……

        ????自1954年從事新聞工作至1996年退休,老報人譚伯輝有很長一段年歲是在梧州日報社工作,從一名記者做到了副社長、副總編輯。譚老在回憶往事時說,梧州日報社有幾大優良傳統,這是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留給今天奮戰在新聞崗位上的年輕人的精神財富。

        ????艱苦奮斗:

        ????記者靠雙腳和自行車跑路

        ????“當年記者下廠下鄉,靠的是兩條腿,或者一部單車,甚至有一個赤腳的記者,姓陳,是我的入黨介紹人之一,可惜現在已經不在了。”譚老剛到梧州日報社的時候,被分配到工業組,專門報道我市的工業新聞。那時的《梧州日報》叫《梧州工人報》,以工業報道為主,譚老去到蓮花山、塘源工廠采訪,很多時候都是踩著一輛破舊的單車。

        ????“文革”時期《梧州日報》被迫停刊10年,直至1979年6月2日,報人們才得以籌備復刊,試刊半年后,終于1980年4月1日正式復刊。“從籌備到復刊這段時間,連辦報的場地都沒有,當時是去市委宣傳部辦公,而籌辦經費只有800元,基本上等于白手起家。”譚老感嘆說。那時候因為辦報設備緊缺簡陋,人員又少,包括首記、首編、首排、首校在內的所有報社員工,常常要忙到凌晨一二點鐘才能下班,“但是當飄著墨香的報紙送到讀者手里,黨和人民的心聲傳播開去時,大家都格外開心,倍受鼓舞”。

        ????敬業奉獻:

        ????編記人員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

        ????“新聞工作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沒有敬業奉獻的精神是干不好的。”回望自己數十年的新聞工作生涯,譚老道出了內心最深的感觸。“從來就沒有8小時工作制的記者,哪里有新聞,記者就要第一時間趕到哪里,特別是突發事件,更是考驗著記者的能力和毅力。”

        ????雖已時隔多年,譚老對1994年6-7月間梧州發生的那場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水依然記憶猶新。當時,《梧州日報》的記者日夜奮戰在抗洪第一線采訪寫稿,泗洲、富民、京南水電站等地都有記者在堅守。富民防洪堤面臨著決堤之險,有記者嚴錦輝在堅守;駐扎在飛機場的記者,冒著40度的高溫及時報道中央物資運輸到梧州的相關情況;攝影記者李煜榮為拍下珍貴的歷史照片,爬到了23樓的欄桿上;而派到京南水電站的記者潘鐘亮,更是“失蹤”了7天……由于洪水浸泡電纜,固定電話無法使用,市政府撥給報社4部手機,記者們便用手機一字一句地把稿件傳回編輯部。當時報社的印刷廠也被洪水浸泡了,報人們便劃艇到市印刷廠排版印刷,之后又劃艇將報紙運回,按時發放到市民手中。

        ????“當時,梧州電視臺和電臺也都因洪水的襲擊而癱瘓了,市民只能通過《梧州日報》了解災情和抗災救災的情況,這個時候《梧州日報》顯得尤為重要。”譚老說,當時很多人直接就睡在辦公室,盡管肩上的重擔沉甸甸的,但是報人們都一絲不茍地工作,絲毫不敢有半點懈怠。至今譚老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和同事們精心提煉的標題,如1994年6月20日的《借得萬民力,定能勝洪患》,6月22日的《患難方知情最真,災重更顯真情在》等,這也寄托了報人一片赤誠的人文情懷。

        ????深入實際:

        ????在基層和群眾打成一片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梧州日報社就已經提倡記者駐廠駐點寫新聞,深入基層,與群眾打成一片,這對記者深入采訪,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都是大有裨益的。”譚老回憶說,剛到報社工作那會,風華正茂的他先后在當時的梧州松脂廠、梧州船廠和梧州工人俱樂部駐點,食宿都在工廠,參加工人的生產活動和業余活動,使得自己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從1950年創刊至今,《梧州日報》已經歷了60年的風雨,而伴隨著《梧州日報》一路走來的老報人譚伯輝,現今雖已年過古稀,卻一直不愿放下黨給自己的筆。退休后,譚老先后在《廣州日報》的子報《美食導報》擔任過副總編輯,擔任過人民日報社華南分社華南新聞事業發展中心桂東工作組組長等職,還受邀擔任過中共梧州市委組織部主辦的《梧州黨建》的特約編輯,以此體現更珍貴的人生價值,可謂寶刀未老。

        ????《梧州日報》報慶六十載到來之際,譚老殷切寄望:本報應當繼承和發揚各種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時期創造出新的輝煌!

        編輯:黃祎婧    


        《梧州快報》本地新聞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機新聞資訊平臺
        訂閱方式:移動用戶發送by10658714    電信用戶發送wzkx10659229

        相關閱讀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熱點焦點
        ·國慶期間各類車票、機票票源緊缺
        ·超強臺風“天兔”逼近福建廣東
        ·紅嶺公租房一千多套住房年底建成
        ·名為除蟑螂 實為騙錢財(視頻實拍)
        ·中秋夜全市查繳三千孔明燈 售賣者多為學生
        ·新興二路小學啟用“無障礙感應通道”保安全
        ·增收水口 擴排水渠 改善原鉛筆廠內澇情況
        圖片新聞
        沖上云霄
        建設中的南廣高鐵
        節日里 郊游去
        中秋賞月
        彩云追月
        張羅晚宴
        倡導公交出行
        梧州鳳凰城節前再獻愛心
        小手做花燈 童心邀明月
        “愛心直通車”昨開進市福利院
        版權所有: 梧州日報社  
        桂ICP備08001990號 | 零距離廣告價目 | 網站建設價目 | 關于我們 | 招聘信息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 亚洲色图.com|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