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袁毅榮) 記者日前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為有效整合資源推進職業教育攻堅,我市通過政府接管梧州職業學院和整合市區部分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組建市職業教育集團,以集團模式管理市職業教育中心和梧州職業學院,實施中職高職無縫對接教育一體化培養新模式,著力提升新增勞動力的文化層次和職業教育品位。
????建設好市職業教育中心是我市三年職業教育攻堅的任務之一,也是貫徹落實自治區實施職教攻堅任務的要求。由于市職教中心的建設需要利用梧州職業學院部分辦學用地和教學資源,經過前期多次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市政府于6月份正式接收原民辦性質的梧州職業學院,并改制為公辦性質。與此同時,市區11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的搬遷辦學工作已有序鋪開。市衛生學校是首個搬遷進入市職教中心辦學的學校,目前各項搬遷工作正按計劃進行,其余各所被整合的中職學校將分批分期遷入辦學。
????據介紹,市職教中心項目建設從2010年起至2015年,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工程從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分三個階段整合市衛生學校、市二職中、市財經學校等共11所中等職業學校遷入市職教中心統一辦學。第二期工程從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將規劃吸納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引進有意愿進入市職教中心辦學的民辦中職學校2至3所,引進多家校企合作企業,建設校內生產線,實行校企合作辦學,建設實訓基地。
????通過組建市職業教育集團,我市將形成以“招生、教學、科研、實訓、就業”五位一體的集團化辦學職業教育基地,實現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2.6萬人(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學生0.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生1.8萬人),年平均培訓12萬人次。在市職教集團管理下的梧州職業學院和市職教中心,將采用“3+2”(三年中等職業教育加上兩年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形式,構建中高職無縫對接教育一體化的辦學模式,實現以高等教育促進中等職業教學,以中等職業學校生源提供高等教育的生源保障。
????市教育局職成教育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市職業教育中心建成后,所有專業設置將堅持在原有學校專業設置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以辦學為宗旨,結合泛北部灣和泛珠三角兩大經濟圈,尤其是我市建設“區域性加工制造、物流、商貿、旅游休閑”四大基地,以及梧州工業園區、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陶瓷產業園區等培養人才實施的需要,進一步作出合理整合,設置培養中等、高等技術和管理的實用型人才專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