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0日15時,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強化工作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全力奪取晚稻及秋糧好收成”進行現場解讀并回答網民提問。圖為陳萌山在訪談前瀏覽網友的提問。中國政府網 李非攝
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張辛欣)中國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20日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表示,盡管洪澇災害對秋糧生產帶來一定影響,在各級農業部門的積極應對下,目前秋糧長勢總體較好,奪取豐收仍有基礎。
入汛以來,中國部分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局部地區洪澇災害頻發重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8月19日,全國因洪澇、臺風農作物受災面積1.64億畝。
陳萌山表示,強降雨造成南方中稻生長發育進程延緩,晚稻栽插期普遍推遲,增加了后期遭遇病蟲害及“寒露風”的風險。
嚴峻的氣候條件下,各級農業部門充分發揮農機作用,合理調整品種,確保播種面積,大力推廣促早促壯關鍵措施。目前,除西南地區受前期不利氣候影響中稻長勢稍差外,其他大部地區長勢較好。其中,東北地區玉米一二類苗比重高,長勢明顯好于去年,黃淮地區、西北地區玉米長勢普遍較好,西南地區玉米長勢與常年相當。
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國秋糧面積11.49億畝,有望比去年增加1300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