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日報訊 近日,在藤縣大黎鎮都邦村,莊稼漢韋勇一次性就出售了500多公斤松脂,收入近8000元。數著一沓沓鈔票,韋勇心里樂開了花:“如果不是水泥路修到這大山里,哪有這樣的好收成!”
??? 韋勇賣松脂增收的經歷是藤縣近年來編織“村村通”公路網,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 都邦村是大黎鎮最邊遠的山村之一,水泥路沒修通之前,鄉親們必須肩扛背馱,翻山越嶺,才能把手頭的農產品賣出去,而且價格也被壓得很低。自從2009年“村村通”修好后,許多收山貨的客戶直接把車輛開到村里,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把山貨賣出去。看到賣山貨不用再出山,村民種植經濟果木的熱情頓時高漲,甩開膀子,大面積種植松樹、杉樹、八角、木薯等,在山上建起一個個“綠色銀行”。
??? 據了解,2007年以前,該縣交通事業盡管有了長足發展,但由于投資少,公路等級低,無法適應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山區群眾,受交通制約,農副產品運不出去,生產條件落后,生活水平低下。2007年,該縣掀起了公路大會戰,出臺了大量的推進項目建設的實施辦法和措施。在資金方面,除把上級批復項目資金全部用于“村村通”公路建設外,縣財政還貼息貸款2000萬元用于項目啟動和補助建設資金。
??? 如今,經過近3年建設,該縣累計完成“村村通”建設投資超過2.8億元,新修、改建鄉村公路650多公里,全縣266個行政村已有近220個通上了水泥路。如今,一條條彩虹般的路網串起一個個鄉村和集鎮,極大地方便了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過去一些交通閉塞的山區邊遠鄉村村民,在“村村通”公路建成后,紛紛賣掉牛馬,買回摩托車、方拖、轎車,農忙種地,農閑跑運輸,經濟收入大幅提高。(黃群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