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日報訊(記者 蘇愛清 通訊員 潘明華) 蒼梧縣在創建“全國詩詞之縣”中,立足特色文化資源搭建平臺與載體,有聲有色地開展“創建六結合、詩詞六走進”主題實踐活動,既促進了全縣中心工作,又活躍了城鄉文化。
創建工作與全縣中心工作相結合,開展詩詞走進機關活動。蒼梧縣委、縣政府將創建“全國詩詞之縣”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列入到各鎮、各部門單位年終考核范疇和文明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鎮和各有關部門單位結合“工作落實年”活動,圍繞林改、新農保、誠信計生、維穩以及重點項目征地拆遷等中心工作,以詩詞的形式,引導和教育群眾,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創建工作與“三個年”活動相結合,開展詩詞走進企業活動。蒼梧縣創建工作結合“項目攻堅年”、“招商引資年”、“服務企業年”活動,積極在企業中發現和培養詩詞愛好者,免費發放詩詞資料,將有一定寫作能力的詩詞創作者發展為會員,并引導企業開展詩詞創作,逐步形成企業文化。縣詩詞學會對六堡茶園產業基地和蒼梧工業園區進行的采風活動,東安詩社和長洲水利樞紐電力有限公司開展的聯誼活動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創建工作與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開展詩詞走進校園活動。開展詩詞進校園活動,是蒼梧縣詩詞創建工作的重點。從2006年起,該縣就大力開展詩詞進校園活動,以經典文化培養和熏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縣有關部門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在全縣中職學校、各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面開展誦讀經典詩文活動,形成了“校園有詩教,詩教有活動,活動有陣地,陣地有作品,作品有交流”的特色校園詩教工作格局。全國罕有的女子詩社易安詩社,100多名姐妹充分利用其精通琴棋書畫和與學生經常接觸的優勢,積極開展“詩教”活動。此外,蒼梧縣還在學校舉辦詩詞知識講座,邀請了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梁東、歐陽鶴及自治區詩詞學會會長鐘家佐先生,到縣實驗中學和龍圩中心校講授詩詞知識,深受師生的歡迎。
創建工作與各種節慶活動相結合,開展詩詞走進社區活動。蒼梧縣注重將詩詞的普及、詩詞的吟誦與節慶活動結合起來,在節慶活動中穿插詩歌吟誦和詩詞創作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和傳播詩詞文化。同時,還經常舉辦專場詩歌文藝節目、詩詞創作大賽和詩詞吟唱等活動,讓詩詞進社區、進家庭。今年以來,縣政協、縣詩詞學會共同舉辦了慶祝國慶六十周年和政協成立六十周年詩歌大賽活動,清風詩社舉辦廉政詩詞大獎賽和“6·15雙尚抗災”專題采訪創作活動,縣詩詞學會與藤縣詩詞學會開展聯誼吟唱雅集活動,新地詩社舉辦的2010年秋季吟唱會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使詩詞在社區的創作與普及得到了很大的促進。
創建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開展詩詞走進農村活動。蒼梧縣以點帶面,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建立詩社或詩社分社,著力培育詩詞創作人員。目前,各鎮大部分村都建立了詩社和詩詞小組,發展學會會員和培養詩詞愛好者,通過開展詩詞進農村活動,農村詩詞文化活動非常活躍,特別是東安、新地、永安、東袍、茶鄉等農民詩社,培養了一批農民詩人。這些活躍在鄉村的學會會員和詩詞愛好者,在重大喜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等活動中,他們都歡聚一堂,吟詩作對,以詩詞的形式謳歌盛世,抒情勵志。六堡茶鄉詩社為宣傳六堡茶,創作了數百首有關六堡茶的詩詞作品,先后有100多首詩詞在《梧州日報》、《梧州詩詞》等報刊刊登。
創建工作與全縣旅游事業發展相結合,開展詩詞走進景點活動。蒼梧縣立足本縣,讓詩詞文化事業與景區開發結合起來,全面提升蒼梧景點的人文內涵。該縣多次組織詩詞創作者,深入到李濟深故居、石橋龍巖、六堡茶園產業基地、大爽河漂流、長洲水利樞紐和大恩生態園等旅游景區進行詩詞創作活動,并將詩詞用石刻書法等形式展示出來,為景區增添文化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