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鄭玉華)昨日,本報對蒼梧縣沙頭鎮菜心爛在地里,嶺腳鎮番茄面臨滯銷的相關情況進行報道后,引起了眾多市民與網民的關注,網友“爛泥”在零距離網上向市長、農業局和蒼梧縣發起了網絡問政,質疑政府相關部門有沒有深入市場調查、做出周詳規劃來正確引導農民種植農作物,網友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做出實際的行動,幫助增產卻不增收的菜農們。
記者昨日先后致電嶺腳鎮以及沙頭鎮的書記,詢問鎮政府對村里蔬菜的滯銷,有沒有制定幫助農民的具體方案。嶺腳鎮書記梁勇強表示,龍潭村種植的番茄并非政府引導,而是村民們在不了解市場需求的情況下自發種植的,但是關于滯銷的情況并沒有村民向鎮政府反映過,而是如今才從記者處聽說,梁勇強表示要派人到當地了解過情況后才能答復記者。
而沙頭鎮書記莫雄強則表示,現在正在引導農民外銷轉內銷,用蔬菜腌制酸菜,一方面存放時間較長,另一方面沙頭鎮、石橋鎮腌制的酸菜比較有名,村民除自己食用之外,還可以運到周圍的鄉鎮賣,應比以兩毛錢一公斤收購的效益要好。此外,鎮政府也在積極聯系一些果蔬協會和農村合作社,保證接下來生產的蔬菜的銷路。
隨后,記者又撥通了蒼梧縣農業局的電話,蒼梧縣農業局副局長謝偉文介紹說,由于前段時間天氣比較溫暖,蔬果生長得比較快,各地的蔬菜都集中上市,于是部分蔬菜就會出現滯銷的情況。謝偉文表示,除了可以免費幫農民通過網絡發布供銷信息外,在到當地了解過實際情況后,會盡力幫助有需要的村民聯系一些批發市場、經銷商的老板。
記者手記
市民一直在感嘆物價上漲,但在農村里,卻有大片的蔬菜由于收購價太低而爛在地里。市農業局曾建議農民在選擇種植哪一種農作物之前先多了解市場的供求行情,但是大多村民畢竟文化有限,他們所了解的市場大概就只是如今什么菜好賣、什么菜賣的價格高而已,然后就盲目地自發種植,最后導致蔬菜滯銷。如何深入了解市場,更科學地引導農民種植農作物,如何完善農產品的流通體系,如何讓村民更了解市場,相關部門考慮的應該更多。
但是,村里的農民已經滿心憂愁,而鎮政府卻還沒有了解情況,這就值得深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