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 梧州素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昨日冬至,市內各大肉菜市場熙熙攘攘,大家都為準備豐富的冬至晚餐而到處張羅。今年物價普遍上漲,如何能用更省的價錢確保節日晚餐的質量,成了許多家庭“煮婦”的“新功課”。昨日,記者跟隨家庭“煮婦”梁愛蓮一起走進菜市場,了解節日菜市場的肉菜供應情況,及家庭主婦們的省錢小竅門。
家庭主婦節前買菜省很多
一直以來,梁愛蓮都操持著家中大小節慶的飯宴。冬至當天,她一早來到新興市場買菜,但主要是買青菜、香料等一些次要食材。有多年持家經驗的她告訴記者,每逢重大節日到來之前,她已經習慣提前購買活雞、燒腩等主要肉類食材。
梁愛蓮說,冬至前一天,她就購買了一只活雞和一斤燒腩,她說這樣會劃算很多。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冬至前一天,活雞的售價是每公斤24元,燒腩的售價是每公斤60元,她買一只約2公斤重的活雞和半公斤的燒腩就花了70元多元。而冬至當天,活雞的均價在每公斤30元左右,燒腩的售價則漲至每公斤64元。“如果冬至當天購買同樣數量的食材,我就要多花14元左右。”梁愛蓮說。
細心的梁愛蓮還發現,今年冬至的菜價較往年同期漲幅明顯。她表示,去年冬至前,活雞的均價約每公斤20元,燒腩售價也不過每公斤50元。如此算來,今年購買相同分量的食材,她多花了20元多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梁愛蓮一樣,許多家庭主婦都瞄準了冬至前的價格平穩期,紛紛在節前就已經購買了主要食材,“提前一天買菜,既省錢,市場里的人也不擁擠。”受訪的主婦們大都選擇節前張羅過節的食材。
“好意頭”食材價格應節上漲
在新興市場,記者發現冬至當天的肉類價格平穩,只有少數熟食的價格漲幅明顯,“意頭”好的食材價格更是應節上漲。
“我們的進貨價漲了,但是零售價不敢漲。”新興市場一檔賣水盤雞的老板告訴記者。她表示,冬至當天,活雞的進貨價每公斤漲了1.6元左右,但是水盤雞的零售價還是與往日一樣,最高售價約每公斤28元。而活雞每公斤漲價約2元,來自夏郢鎮的一位販賣活雞的村民告訴記者,由于中秋節的活雞售價高,導致養雞的人多了。如今,活雞供應充足,因而在冬至前后,活雞售價一直維持在每公斤30元左右。
同樣,豬肉、牛肉、羊肉、狗肉、花蟹、蝦等售價也與往日持平。但是一些“意頭”食材的價格卻漲幅明顯,豬肚在冬至當天的售價每公斤在50元左右,而平日的價格則每公斤約36元,生菜每公斤也上漲0.6元到1元。
部分熟食提價也明顯。新興市場某燒腩店,冬至當天每公斤燒腩的售價就漲了4元。而某專賣芋頭扣肉的熟食店,每碗芋頭扣肉的價格較平日上漲了2元,“沒辦法,芋頭的進貨價每公斤也漲了2元。”老板表示。
在走訪中,多位受訪的攤主均表示,冬至菜價除了“意頭”好的食材會應節漲價外,大多食材一般與往日持平。但是,與去年同期的物價對比,還是有所上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