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日報訊 (記者 黃東榮 通訊員 李晚昌)針對元旦期間大量的促銷活動,市消費者協會提醒,期間可能存在消費陷井,質量問題、貨不對版、假冒偽劣、強買強賣、網購等潛在的購物風險較平時更大,廣大消費者應提防促銷活動的各種價格欺詐。
??? 市消協負責人表示,根據以前的經驗,不少商家在打折等促銷前都先提高價格再進行優惠促銷,甚至以假冒偽劣商品進行促銷。同時,一些經銷商還利用臨時促銷會流動性大、產品魚龍混雜等“優點”,在節日開展超低價位的促銷活動,擴大了節日期間的消費風險。記者從消協了解到,日前,在年底打折促銷的誘惑下,一市民在中山路某首飾店買了一條銀項鏈,后來發現項鏈使用后出現掉色。但由于經銷商在促銷期間沒有開具購買單據,銀項鏈沒有“商標”和“純銀”標志,也沒有生產廠家的廠址、聯系方式等信息,導致維權的證據不足,無法索賠。
??? 該負責人建議,節日期間,消費者應理性消費,購買商品時應到正規商店購買,警惕消費陷阱,要了解促銷會主辦方的資質和信譽。要仔細查驗商品名稱、廠家廠址、有效期、聯系方式等信息。要索要購貨憑證,以免發生消費糾紛后難以舉證。
??? 此外,在網上和電視購物時,要選擇認準正規網站及電視頻道的標志,盡量選擇貨到付款的交易方式,收到貨物時一定要先驗貨后簽字,以免發生糾紛難以維權。同時,付款時應采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網上購物的貨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