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去年年末,新興市場的所有路口設置了路障,市場秩序煥然一新。然而,“新年新氣象”這句話似乎并不適用于新興市場,1月1日、2日兩天,記者接連在新興市場外圍路段發現,道路擁堵依舊。
期待市場不設障
市民梁錦林為避免擁擠,習慣早上8時左右就來到新興市場買菜。連日來,他看到市場工作人員早早督促檔主的運貨車輛在大批市民來市場買菜前離開。梁錦林表示,新興市場禁止一切車輛進入后,買菜不再寸步難行,買菜時間縮短了。為此,梁錦林也開始“敢”在人流高峰段去買菜了。
1月2日,記者在上午10時左右來到新興市場。現場看到,市民“暢通無阻”地買菜,市民開始“習慣”路口的路障,遇到數人一起走到路口的情況,大家都相互禮讓。市民李麗敏表示,使用路障來規范市場秩序,意在考驗市民的出行素質,大家多謙讓,問題也不大。
不過,路口窄了,確實對部分市民有不便之處。記者看到,提著大包小包食材的市民,往往走到路障前要側身,部分市民還得數次調整角度才可以順利提著食材通過,部分市民確實走不過窄小的路障,只有繞遠路從較寬的活動拉閘門路口離開。市民孫揚對此表示,她看到《西江都市報》關于新興市場負責人說考慮放寬、放低路障的報道。他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完善市場周邊停車區域的安保措施,市民停車安心了,不再推車進入市場,那么,市場管理方也應考慮不設路障了。
“死灰”轉眼又“復燃”
元旦期間,記者在上午11時許多次經過新興市場周邊路段發現,載客三輪車成隊排開,車主熱情招徠生意,流動攤販在新興市場某新開的大型超市門口綿延數十米就地擺賣。
本來就不寬的道路兩邊,攤販、三輪車密集,可供市民行走的道路更窄了。更有市民推著自行車在路上停留買菜。途經的機動車無法行駛,司機急躁地連續按喇叭,被喇叭催促的市民又怨聲四起,而討價還價聲不斷,路況凌亂不堪。
市民周惠住在新興市場附近,每天騎自行車經過市場周邊路段的她享受了數天“無障礙通道”,如今目睹路況急轉直下,她感嘆,在還未有更好的安置流動攤販的辦法出臺之前,職能部門的監管真的不能松懈。
走訪中,許多市民表示,流動攤販謀生不易,職能部門在保證道路不堵塞的同時,也應科學安置這類攤販,與其“封堵”,不如合理“疏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