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林麗芳)離放寒假還有10多天的時間。1月9日,記者來到市區部分學校走訪時發現,目前,在校園內包車回家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學生“包車族”表示,由于正值期末備考時間,不少學生抽不出空余時間去火車站或汽車站買票,為了方便,所以便加入了包車的隊伍。
包車廣告滿天飛
在梧州學院一棟學生公寓前,記者看到包車廣告,上面寫著:“包車回家過年”、“全市最低價包車”等醒目標語吸引了不少大學生駐足,從落款來看,很多為包車代理都是在校學生。
包車廣告滿天飛,學生是否買賬?記者采訪了正在看廣告的學生小李,“我們宿舍8個人,今年有6個包車回家。”小李說,宿舍里幾個姐妹分別來自防城港、賓陽、桂林、百色、岑溪、桂平、玉林等地,除了南寧和玉林的那兩位舍友,其他6人全都搭乘包車回家。
小李選擇包車的原因是票價便宜,相對于車站的票價來說,包車車票的票價確實誘人,比車站票價少了20元至50元不等。除了價格便宜外,方便也成為學生熱衷包車的另一個原因。一個電話,車票就能送上門,免去排隊的時間。另外,寒假回家的學生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乘車不方便。如果坐火車,還要轉車,更麻煩。
包車看起來“很美”
乘坐包車的學生,是省下了幾十元的車費,但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即使車票包含保險,但是也會出現一些難以預計的情況。有乘坐包車經驗的學生發現,一些汽車的使用年限比較久,維修也不定時。長途行車中可能出現拋錨、交通事故等不可預見的問題。在財物安全方面,如果是不認識的人拼車,財物可能被偷盜。車上也沒有清潔人員,環境又臟又亂,空氣也十分渾濁。
另外,最讓人擔心的是,包車經常晚點。學生小高告訴記者,有一次和包車主約好發車時間晚上12點,但無奈車主爽約,他被迫等到凌晨3點。同樣有著包車經歷的小許反映說,“包車主有時還偷梁換柱,讓乘客蒙受損失。有一次他們訂好了大巴車,但最后包車主只派來一輛普通中巴,并且臨時漲價。由于車不對“貨”,不少乘客沒有位置,只能轉坐其他的車。”
包車回家多留心
針對寒假學生包車回家的相關問題,記者咨詢了相關部門。按規定,只有車站、工廠、學校和企業才具有包車運輸的資格,提供車輛的公司必須是專業的運輸公司,而且要簽包車協議,辦理包車車票和營運保險,學生是不能組織包車的。
另外,包車是否合法需要具體看是否為營運車輛。校園里盛行的包車大部分由旅行社提供,但據有關規定,旅游車不能沿途上下客,且如果不是定線旅游車,需經當地的運管部門備案,進行審批、監督、檢驗、報關等合法程序后才能上客,并按班車管理入站配客。
私自包車隱患大,因此,梧州市交管部門也將在交通管理、稽查過程中加大查處力度,一經查實,將按照上限處以3萬元至10萬元的罰款。交管部門提醒大學生、農民工等乘客,在乘車前要擦亮眼睛,學會辨別包車是否合法,一看有沒有運管部門審批的包車線路牌照,在春運期間,還要看清楚是否具備春運資格證,防止“黑車”乘虛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