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黃寧)隨著整治城區交通秩序的深入,人力三輪車也受到市民的關注。事實上,在非法三輪車的沖擊下,市內經過登記的154輛人力三輪車車夫目前的生存狀態并不理想。記者采訪了部分目前仍在踩人力三輪車的車主,他們支持對人力三輪車進行規范管理。
????非法三輪車搶生意
????人力三輪車夫多為國企下崗職工。原自治區百貨站下崗職工謝師傅仍隨身攜帶著市非機動車服務站頒發的上崗證,上面有效期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自1997年下崗后,謝師傅一直靠踩人力三輪車為生,家里有五口人,除了父母有退休金外,其他三人都沒有正式工作。
????“從2005年起,市內涌現了不少非法的三輪車和殘疾人三輪車參與運營,這些車輛裝置了馬達,所有路段都能行駛,而且速度比人力三輪車要快很多。” 謝師傅說,人力三輪車車重五十公斤左右,如果搭載兩個乘客,營運區域就會受到限制,例如搭載乘客之后根本上不了鴛江大橋。“由于人力三輪車速度與普通行人行走的速度大致相同,遇到陡坡,我就得下車來推車,不少乘客看到此情形,還會下來幫忙推車。”
????同樣取得人力三輪車上崗證的原航運局下崗職工勞師傅介紹,由于人力三輪車斗不過裝配馬達的三輪車,他們之前也被迫裝配電瓶裝置。在本次整治開始后,他們把電瓶裝置拆掉,恢復人力三輪車原樣。
????呼吁規范管理
????“如果政府取締非法三輪車后,人力三輪車收入應該可以達到1000元以上。”勞師傅稱自己在目前眾多非法三輪車沖擊下,他都是白天出來運營,每天收入20多元,每月收入也就六百多元。
????這些人力三輪車車主反映,不少市民仍是通過三輪車出行,河東不少小巷運貨進出,也得通過三輪車。人力三輪車的客源主要為出行不便的老人、小孩和部分外地游客,分布在菜市、醫院、學校和商場周邊,他們的搭乘距離多在三公里范圍之內。
????梧州安捷聯運公司經理、市非機動車服務站站長林漢瑞在之前曾呼吁規范人力三輪車管理,由市非機動車服務站統一回收車輛所有權,在不增加原來人力三輪車車主支出的情況下,改裝后再租賃給困難職工。
????對此,勞師傅表示支持,他說,最初人力三輪車運營都秩序較好,有專門停車位,一些主要線路也曾經禁止三輪車通行。“我也支持交通整治工作,取締非法運營三輪車,然后規范人力三輪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