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車主對禁停標志和地面停車區域線置之不理,照停不誤。記者 何鎏 攝
?
騎樓城牌坊前違規停放摩托車的現象非常嚴重。記者 何鎏 攝
?
?
?
?
?
??? 一些狹窄的道路有關部門只在道路一邊劃定了停車區域,違規停車現象還是會在道路另一邊出現。記者 何鎏 攝
?
?
中山公園上山臺階前區域停滿車輛。記者 何鎏 攝
西江都市報記者 曾燕
今年梧州“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問題:市區停車難。可見,“停車難”確實已經成為城市管理中一個愈發突顯的問題。
據市交警網的數據顯示,2010年梧州市區汽車保有量將近2萬輛,而今年以來,更是以平均每天新增40多輛的速度在增加。但,與之截然相反的數據是:市區現有公共停車場不足十個。
“開車出門找個車位停車越來越難了。”越來越多的車主發現,與交通擁堵相比,停車時才發現“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停車難題不僅加重了道路擁堵,影響了城市環境,而且造成了安全隱患,引發了一系列的糾紛,成為城市管理者不得不面對的又一難題。
停車需“見縫插針”
從去年開始,在市國稅局工作的彭濤突然發現“搶車位就跟碰運氣一樣”。她說,首先上班停車不容易。單位小區里新上牌照的“粵C”、“粵N”如雨后春筍。改建了綠地、拆了自行車棚、允許占道停車,但停車位還是不夠用。為了有位停車,她出門上班的時間提前了。
其次,外出購物、看病停車更難。她去南城百貨,等車位花了20多分鐘,和路上的耗時一樣長。她去市紅會醫院,轉了好幾圈也沒找到車位,看著急需就診的孩子,心一橫只好在路邊停車,結果被罰200元。
最難的是回家停車。她住的居民樓是上世紀90年代建的,300多戶居民沒有配備一個停車位,可現在至少十分之一的住戶買了車。靠著配電箱的、挨著垃圾桶的、貼著綠化帶的、壓著盲道的……車主只能圍著居民樓“見縫插針”,實在沒地方就停在路邊。
“亂停車也是被逼無奈。過去,自行車、摩托車就可以放在樓道里。現在這小汽車怎么放啊?”彭濤解釋,“也不能責怪當初建樓的設計師,那個年代誰能想到現在有那么多小車啊。”
根據國際通行標準,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與停車泊位之比最低應為1∶1.3,即城市的停車位應該是車輛保有量的1.3倍。在此標準下,車輛停泊才不會對交通運行與城市管理造成負面影響。梧州這幾年的車輛保有量迅猛發展,2010年月均新入戶小車近千輛,而且私家車占相當比例。因此,對于目前僅有不到10個公共停車場的梧州市區來說,這個標準遠遠達不到。
“停車難”引發城市管理問題
日益突顯的“停車難”問題,開始引發一系列城市管理問題。因為,“停車難”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亂停車。
首先,亂停車引發交通擁堵。目前,在河東的國泰廣場、河西的太陽廣場、城中花園、福興花園、豐業花園、世紀新城等繁華的商業區和小區周邊,車輛亂停放間接造成了交通的嚴重擁堵。比如,在福興花園、世紀新城等小區門前道路兩旁,私家車停在道路兩側,將原本并不寬闊的道路擠占,有的車主將車輛停到綠化帶、人行道上,使得道路更加狹窄,路人只能緊挨著路邊停放的汽車小心行走,遇到上下班的高峰時段,經常造成道路堵塞。
其次,亂停車造成消防隱患。在河東步行街、大東菜市場、大南路一帶,各種亂停放的車輛,把市場四周原就狹窄的道路擠占,有的巷子僅能讓路人行走,消防車根本開不進去。而由于附近路段樓房建造時間較早,大多為木質結構,加上電線密布且裸露,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此外,有些車主為了貪圖方便,隨意將車停在路邊,有時候就正好停在了消防栓旁邊,影響了消防設施的正常使用。
再次,亂停車也造成社會治安問題。由于許多車主隨意將車停在路邊過夜,致使車輛失竊、被損壞的事件時有發生。去年國慶節時,黃先生晚上去朋友家喝茶,將車停在某派出所門前,幾個小時后開車回家,發現汽車的電瓶被偷。而本報去年也曾報道過,家住世紀新城的市民鄭鈞駕車回梧,由于所居住的小區停車位已滿,亦未設臨時停車位,他只好將汽車停到小區外的市政道路旁邊。怎知一夜過后,汽車卻被盜了。
最后,亂停車更導致了公共資源被侵占和浪費。由于停車位不足,許多機動車輛便隨意停放在沒有劃線的人行道、綠化帶上,使得路人被迫走到機動車道上。而且,車輛隨意停放在人行道上,也造成了人行道因受壓過大,路面容易破損。如新興二路京梧公交車站附近一帶人行道,幾乎每天都有汽車違規停放在上面,把路面壓得破破爛爛,市政部門不得不經常修補,極大地浪費了公共資源。
“停車難”原因多
停車為何這么難?記者歸納整理了李燕芬、王兆強及九三學社等多位政協委員在梧州市政協十屆六次會議上關于“停車難”的提案,并結合連日采訪所得,發現導致“停車難”的原因主要有5個。
首先,停車位需求過大,但相關配套建設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滿足。根據梧州市交警網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市的機動車數量以每年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長。而近兩年我市機動車入戶平均每年增加約1.5萬輛,隨之而來的停車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目前,我市城區特別是舊城區,由于以前商業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對停車位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未按有關規范配建足夠的停車泊位,造成停車位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市民的需求。
其次,我市住宅小區車位配建標準也缺乏前瞻性。記者采訪發現,很多老舊小區在規劃建設時,對車庫和停車位的配建缺乏前瞻性。以悅和花園小區為例,由于當初建設時未規劃專門的停車位,樓宇之間的通道便成了露天停車場,但仍無法滿足小區內的私家車停放的需求。而新建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同樣突出,京梧東苑500位住戶,而停車位的數量卻只有100多個,遠遠無法滿足業主的停車需求,許多車主夜間便將小車停放在小區通道上。
另外,停車位價格過高導致停車難。近年來,梧州市的停車位價格迅速增長,2010年梧州新開發小區的車位都采取業主抽簽的形式拍賣,動輒十多萬元。究其原因,一是開發商規劃車位與住戶數嚴重不均衡,因而有了炒作的空間;二是業主將車位拿來投資,導致車位價格日益飆升。
最后,多部門分割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停車難”問題的解決。據悉,一個標準停車位為15平方米,牽涉的管理部門就包括了國土、發改委、住建、市政、交通、交警、工商、稅務、街道辦事處等,此外還涉及業主單位、房地產開發公司、物業公司等建設管理方。記者采訪了住建委規劃部門、市政部門及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停車位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如果要整治必須多部門聯動。”
亟需聯合整治“停車難”
就如何解決“停車難”這個新問題,記者采訪李燕芬、王兆強等多位市政協委員。他們認為,如不采取綜合處理的辦法,放任其發展,待到問題愈發嚴重則解決的難度越大。
“解決我市停車難問題是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應從三個方面來考慮。”政協委員李燕芬認為,一是加強規劃,將梧州的停車位建設列入“十二五”的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準確估算梧州未來的車輛增長的基礎上,按1:1.3的比例明確未來五年梧州的停車位應該達到的數量并落實到具體的規劃中;新開發的樓盤和公共建筑,必須超前配套相應比例的停車位;正在開發的樓盤,要嚴格按照規劃開發建設,嚴禁開發商中途改變規劃,減少停車位,改作其他用途的行為;對開發已經結束的小區,鼓勵利用閑置的地方開發停車位,但停車位應該是用于出租而不是出售。
二是鼓勵有償使用停車位,同時從提高停車位的利用率著手,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停車位。政府應該出臺相關規定,小區的車位應保留一定比例的出租而不能全部出售,同時對各種車輛保管業務給予政策上的扶持,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停車場建設。
三是加強管理,在提供相對充裕的停車的同時,交警部門要加大對長期占道停車甚至違規停車的整治力度。針對梧州占道臨時停車都是免費的現狀,在繁華商業區等適當地方開展占道臨時停車有償收費,以逐步減少免費占道停車。
“原來規劃有地下停車場的樓層,如部分樓層已經改變其使用性質,要在一定時間內按原規劃設計恢復停車場功能。”政協委員王兆強建議,目前,在河西的新興三路、奧奇麗路等,福興花園、國龍大廈、恒祥花苑、城中花園等住宅小區,居民多半都是有車一族。因為停車位嚴重不足,許多車主被迫違規停車,也就顯得人行道過寬而車行道過窄,所以有關部門應該結合實際,拓寬這幾條路的車行道,以增加臨時停車位。
此外,市住建委、交警、市政等有關部門應該聯動起來,嚴格規范新建道路、加強停車場建設和規劃及小區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從源頭上避免交通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