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縣志》載:“茶產多賢鄉(xiāng)六堡,味厚,隔宿不變……茶色香味俱佳。”源于梧州蒼梧縣六堡鎮(zhèn)的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近年來,隨著黑茶需求量和影響力的擴大,六堡茶重新獲得復興,不僅滲透到梧州普通市民的生活中,更以其悠久的歷史、醇和的滋味、獨特的檳榔香味以及獨有的保健作用,享譽國內外,被稱為“可以喝的古董”。
從《蒼梧縣志》的廖廖數語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當年六堡茶早以質優(yōu)而遠近聞名。彭慶中/攝
????六堡茶的美麗傳說
????六堡鎮(zhèn)位于蒼梧縣北部邊遠山區(qū),是一個瑤族和漢族居民的聚集地。過去人們說起六堡鎮(zhèn),常以一個形象的粵語詞——“山”來形容,因為那里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頗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直至今日,六堡鎮(zhèn)依然保留著淳樸的民風以及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喝茶習慣。
????六堡鎮(zhèn)黑石村的諸茶山中,以黑石茶山出產的茶葉最為出名。當地茶農世代相傳,此黑石茶山上有兩棵老茶樹,是古老的六堡茶樹始祖。而關于這兩棵老茶樹,在當地世世代代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王母想了解人間民俗風情,于是領著一眾仙女下凡。路經六堡鎮(zhèn)的黑石村,看到這里的黑石山上林木蒼翠,郁郁蔥蔥,云氣氤氳,于是便在此稍作休息。王母捧起黑石山下的清泉水,入口頓覺清甜甘醇,遠途的勞累也隨之一掃而空。于是王母便令隨從的仙女們乘夜取來五色彩石到此筑井,好讓過往的人們均能暢飲甘泉解渴。不料筑井用的彩石在晚上光耀奪目,將塘坪一帶照得亮如白晝,村中一農婦見狀,以為天色一亮,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晴天,便起來晾曬東西,將簸箕拍得啪啪作響。王母與仙女們聽到拍箕聲,也以為天亮,便趕忙停止筑井,歸回天宮,而空中的彩石也因此從天上落到溪邊,變成一座五彩斑斕的石崖。
????王母眼看筑井不成,但仍想為當地老百姓做件好事,于是便再令仙女將兩顆仙茶種子放到彩石崖的石縫中。許多年過去,彩石經日曬雨淋變成黑石,而兩顆茶種也長成了枝繁葉茂的茶樹。于是村民們上山採摘仙茶樹的茶葉,燒制茶水,招待客人,發(fā)現茶水的味道醇厚甘爽,人人交口稱贊。于是,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黑石村的好茶便由此傳開,后經勤勞村民的繁殖、培育,便成了今天遐邇聞名的六堡茶。
????雖說神話傳說無從稽考,但凡到過六堡鎮(zhèn)的人都知道,這里確實山清水秀,山高林密,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具備茶樹生長種植的優(yōu)良自然環(huán)境,也正是六堡鎮(zhèn)當地特有的優(yōu)越地理氣候環(huán)境,孕育了六堡茶這一具備質優(yōu)味醇、色褐香濃特質的地方品種茶葉;同時,說明黑石村是古老的六堡茶發(fā)源地,具有悠久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