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醇的茶味茶香中,體會六堡茶文化的源遠流長。彭慶中/攝
????在傳統制茶工藝得以傳承的同時,我們看到,在六堡鎮山巒霧嶂、沃土成片的山林之間,獨有的茶鄉文化也正孕育成長。富有智慧的梧州人,將六堡茶的悠久歷史淵源與本土文化精妙糅合,賦予梧州人“開放”、“靈變”的精神特質,以詩詞、茶歌及現代先進的形式加以表現,使得六堡茶的文化精神內涵以血脈延續的方式,堅韌地生存、發展著。
????“六堡山茶長碧峰,朝霞霧繞綠蔥蘢。祖傳技藝巧精制,撲鼻香醇滿盞中。”一首《詠六堡茶》將六堡茶的優良生長環境與獨特茶韻盡收筆下。像這樣優美的詩詞,在六堡茶鄉詩社出版的《茶鄉詩刊》中隨處可覓。
????據詩社社長林旭南介紹,前身為梧州詩詞學會六堡鎮會員活動小組的六堡茶鄉詩社目前正逐步發展,詩友從原有的10多人增至遍布藤縣、賀州等相鄰縣市,大家出于對六堡茶的喜愛歡聚一堂。為宣傳六堡茶,詩友們創作了數百首有關六堡茶的詩詞作品,先后有100多首詩詞在《梧州日報》、《梧州詩詞》等報刊刊登。截至2011年1月,共出版《茶鄉詩刊》10期,《唱和集》及《茶鄉園》兩本詩集。在最新一期的《茶鄉詩刊》中,更出現了年輕學生創作的詩作。“詩詞是自由的,只要有感而發,我們歡迎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同時,我們亦注重發展培養年輕人才,因此這次特意加入六堡初中學生們的作品。”林旭南說,學生們的詩作盡管略顯稚嫩,但清新富有活力,更顯珍貴,“希望年輕一輩能通過詩詞文化,繼承珍貴的六堡文化。”
????而曾獲得“風采”杯十二屆全國詞曲比賽二等獎的歌曲《天上桂花酒,地上六堡茶》,更是由本土藝術家創作的第一首歌唱六堡茶的歌曲。歌曲由梧州市文聯副主席李秀維、市老作家陳漢泉作詞,廣西電臺省級音樂家農禮生作曲,梧州市歌舞團青年歌手盧紅萍演唱。每當優美的旋律奏起,伴隨“千年歷史細品嘗,幽幽清香飄萬家。一片茶葉一片情,茶鄉情思牽天下”的傳神歌詞,詞里曲間道出了梧州人對六堡茶的鐘愛之情。
????與此同時,六堡茶文化的民間組織也在蓬勃發展,它們正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六堡茶的特色文化隨著梧州人的腳步,傳播到各地。
????于2006年成立的梧州市六堡茶協會,已成為六堡茶產業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其會員主要來自生產基地、加工企業、茶行茶莊、技術服務部門,負責組織參加全國各種茶文化節、茶葉博覽會,拓寬六堡茶銷售渠道。此外,六堡、獅寨等六堡茶基地的商會,也是六堡茶產業服務體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當地六堡茶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7年6月,梧州茶網建成,積極宣傳和推介六堡茶產業和六堡茶文化,標志著梧州市六堡茶產品展示、宣傳和流通的窗口平臺的初步形成。為進一步宣傳、研究六堡茶,梧州市六堡茶國際交流促進會也于2010年11月成立,希望通過地方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讓更多的地區及人群,了解并喜歡六堡茶,體現六堡茶文化與國際交流的特色。
????此外,六堡茶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六堡茶地理標志產品注冊也于2010年10月通過審查,將進一步保護這一全國知名產品和傳統農業優勢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