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盧正,男,1970年9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93年畢業于廣西中醫學院骨傷專業,大學本科學歷,醫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中醫骨傷科主治醫師資格,2007年12月獲得中醫骨傷科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梧州市中醫院下肢骨關節一區副主任。
?
個人簡歷:
1993年7月畢業于廣西中醫學院骨傷專業 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
1993年7月至2000年3月 梧州市中醫院骨傷科 住院醫師
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 梧州市中醫院骨傷科 主治醫師
2003年2月任骨傷科四病區副主任
2007年12月至現梧州市中醫院骨傷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2009年11月調任下肢骨關節一區副主任
社會兼職:
廣西中醫骨傷協會常務理事;
梧州市骨傷協會常務理事。
?
工作以來,盧正同志在各級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下,堅持弘揚傳統優秀中醫文化,兼取中西醫學專長,刻苦鉆研,開拓創新,從一個熟練的骨科醫生轉型為有一定專業深度和個人見解的專科醫生。
盧正同志堅持用先進的馬列主義思想指導醫學實踐工作,努力學習實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馬列主義中國化重要理論,積極撰寫筆記和心得體會,并代表醫院參加衛生系統心得交流會,獲得廣泛好評;主動多次參加自治區、梧州市召開的學習“十七大”精神會議,并且將學習成果貫徹到日常工作之中,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注重遵守“醫德醫風十不準”條例,多年來,從未收受患者及家屬的紅包和請吃,多次獲得患者表揚。
作為接受過正規高等中醫教育的當代醫務工作者,盧正同志能夠突破醫學領域狹隘的“門戶之見”,在弘揚傳統中醫文化的同時,堅持走中西醫聯合治療疾病的道路,注重兩種醫學的取長補短,不斷學習西醫先進的診療技術手術技術,為我所用,針對不同病情靈活運用中西醫治療手段,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富有祖國醫學特色的理論和方法。在骨傷科硬傷方面主要,盧正同志能夠實施骨折徒手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技術,合理運用中西藥物進行骨折的三期治療,同時他還積極學習西醫手術技術,熟練開展四肢骨折手術治療,對急診搬運、現場救治患者、重癥創傷骨科、骨科復合損傷等疾病有較好的掌握。盧正同志還善于在實踐中尋找到中西醫技術的最佳結合點。他發現,如在骨折手術后開展中藥內服外敷、骨折后期功能鍛煉和藥物外洗,以及手法松解軟組織等手段,都是西醫欠缺而中醫特有的方法,醫療效果極佳;又如椎間盤突出癥出現神經損傷,中醫的推拿按摩、針灸拔罐等技術已經束手無策時,實施西醫的髓核摘除或者減壓手術就能夠使患者獲得康復的機會。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盧正同志充分感悟到,在中西醫聯合治療疾病的道路上,能夠各取所長,也是一種弘揚傳統中醫文化的有效方式。
2003年2月,盧正同志根據醫院業務發展需要,到骨四科任職副主任,開始重點研究脊柱疾病的治療。他與科室同道一起,以微創診斷學作為指導,創建了梧州市首個“椎間盤治療專科”。該專科可以實施從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到傳統經典手術治療等20多種治療方法,推出由患者在醫生指導下自主選擇治療方法的“超市”模式,得到廣大患者的肯定。針對少量患者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盧正同志帶領科室人員開展脊柱疾病的手術治療,從小開窗髓核摘除,到經典的椎板切除減壓、椎弓根系統內固定手術都能順利完成。通過加強演練,手術耗時和患者出血量達到自治區大型綜合醫院專科標準,目前已完成脊柱手術100多例,從業以來從未發生過醫療差錯和事故。通過多年的努力,“椎間盤治療專科”已經成為梧州市中醫醫院的先進科室,獲得社會、同行的廣泛認同。
2009年11月,醫院骨傷科室整合,盧正同志調任下肢骨關節一區副主任。在新環境、新同事、以及二級分科條件下,盧正同志保持一貫的責任心和平常心,率先獨立開展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和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術,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科室建設方面,盧正同志主動組織開展科室營銷活動,2010年以來,科室住院患者人數、滿意度以及業務收入都大幅度攀升,成為梧州市中醫醫院首個月收入“百萬元”科室。
在繁重的業務工作之余,盧正同志也注重不斷的自我總結、學習,提高認識,深入研究骨科疑難疾病,注重科學研究,他撰寫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等論文六篇,分別在國家級和區級專業雜志上發表。同時,他還在梧州市中醫醫院多個科研活動中擔任負責人或主要實施人員,其中《三維牽引為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梧州市中醫醫院歷史上首個獲得科研經費支持的科研項目,2007年順利獲得梧州市科委結題驗收,同年獲得梧州市科技成果三等獎,2009年獲得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三等獎,填補了梧州市中醫醫院無科研立項、無科技成果、無自治區級科研項目和獲獎成果的四項空白。由盧正同志負責的市級科研項目2006年《參麥液關節腔內注射結合指推掌拍法治療膝骨關節炎》、2010年《白術散加味外洗結合指推掌拍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獲得梧州市科委立項,2010年自治區級科研項目《體外沖擊波配合白術湯治療跟骨骨質增生臨床觀察》現正在進行臨床研究。作為一個醫生,而業務水平的精進,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這就是我注重科研的根源所在”盧正同志如是說。
盧正同志作為主管病房的主任,除了在業務上能夠起帶頭、指導作用,還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度,有效防范醫療事故、差錯的發生;嚴格科室管理,狠抓科內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科室整體技術水平。他創建并帶領科室人員學習椎間盤疾病的治療超市理念以及三階梯治療方法;創建了頸椎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的診療常規。在訓練醫護人員成為治療方法多面手、不斷提高診療水平、成功造就了一個的專病專科的同時,科室榮譽也接踵而來:2006年獲得“梧州市衛生系統共產黨員先鋒示范崗”, 2008年獲得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稱號等。他本人也因此多次獲得表彰:2004至2006年連續三年獲梧州市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7年獲梧州市衛生系統“十佳醫生”稱號。2010年獲梧州市“優秀醫生”稱號。
作為一個肩負科室建設發展重任的帶頭人,盧正同志還意識到,科室的的發展,除了自身建設要上臺階,更要創造和諧寬松的診療環境,構建有深度有廣度的醫療網絡。曾經,有一名患者家屬,從病人入院的第一刻開始,就用一個筆記本詳細登記著:吃了那幾樣藥,多少顆,掛了多少瓶液體,什么顏色等各種情況。有同志發現了這個情況,覺得這是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不信任,自尊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在科內晨會上猛烈抨擊甚至提出驅趕病人出院。盧正同志得知后,安慰同事說:“我也很無奈,我也覺得悲哀,但是病人住進了我們科室,我們就有義務幫助他,實踐我們專科的“五心”服務,用我們的專業技術為他解除病痛,用我們公開透明合理的收費打消家屬“醫院會亂收費”的顧慮。”在他的鼓勵下,科室的醫護人員認真履行了“真心、愛心、關心、細心、耐心”的“五心”服務承諾。第三天,該患者病情明顯好轉,第十天,該患者完全康復出院,那個用來記錄的筆記本被丟棄在床邊垃圾袋里,護士把這本筆記撿出來,發現只做了三天的記錄,后面是一片空白.....。盧正同志決定把筆記本收藏起來,作為“五心服務”效果的見證,作為科室創造和諧診療環境的紀念。這個事例,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得到市委組織部的肯定,并拍攝成錄像資料在全區范圍交流。除了對住院病患推行“五心”服務,盧正同志還帶領科室人員將“五心”服務的理念落實到為社會人群的服務當中。他積極組織,在本地區率先開展“病友聯誼會”活動;創造性的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下基層系列活動,在梧州市人大、勞動局、國稅局、財政局等十幾個單位開展健康宣教活動,為亞健康人群的康復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梧州市中醫醫院在粵西、桂東一帶遠近聞名。盧正同志曾和廣東封開的病人開玩笑說:“你在封開認識的人沒有我認識的多”,“封開十九個鎮你都去過嗎?我都去過。”雖然是玩笑,但是在封開百姓心中,“盧正”這個名字和他的電話號碼真的很多人知道。他曾經帶著醫院的介紹信,自己駕駛摩托車走遍封開所有的鄉鎮,拜訪了當地大部分知名的草醫、村醫和個體診所;曾經獨自或者帶領科室醫務人員到患者家中隨訪;發放出三千多張名片,在梧州和周邊地區編織了有近三十個基層衛生醫療單位、診所以及數十名鄉村醫生的醫療服務網絡,在多年以前,就開始了雙向轉診的網絡診療模式,深得網絡內同行的信任。多年以來,盧正同志作為住院部主任,收住院的患者數量在全院范圍內一直名列前茅,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從未下降。
妙手仁心,是杏林中人懸壺濟世的真實寫照,一個敬業的醫務工作者的心是時刻與患者連在一起的。盧正同志的女兒曾經在自己的作文《我的爸爸》中寫道:“我爸爸好忙,我過生日有時都不陪我,每個周末周日,只陪我一會就要去看病人了???????”女兒帶著酸酸的感覺,用直白的語言,描述出盧正忙碌的身影。盧正常說,最讓患者放心的,不一定是技術的高超,因為病人不可能知道你的技術如何,而是醫生在患者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在他身邊,提供最好的幫助。因此,無論白天黑夜,無論假日過節,哪怕是家人團聚、朋友言歡,患者的一個電話,病人的一點變化,都會讓他飛速回到自己的崗位。盧正很忙,但是有很多朋友,這些都是他曾經治療過的患者或者患者的親屬朋友。在他的身上,透顯著一種為醫療事業無私奉獻的真誠快樂和一種時刻與患者以心易心的親和力。
“工作十八年,雖然為患者和醫院付出很多心血,常有心力交瘁的感覺,但讓患者重獲健康的成就感,已足以彌補所有的付出,精神上的充實更令人難忘。”盧正同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說:“只要還當一天醫生,我就會一如既往的用最好的技術、高度負責的精神去面對每一個患者”。百姓需要這樣的醫生,醫療事業需要這樣的杰出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