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解放戰爭》王樹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羊山集戰斗之后,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準備進行休整。然而,戰場形勢突變。
????國民黨軍各路部隊開始向魯西南戰場移動而來。國民黨軍大兵力快速推進,于魯西南的一角,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形成鉗形攻擊態勢。
????更嚴重的是黃河南岸老堤即將決口的傳聞。連日的大雨使黃河水位猛漲,灤口附近的水位已經由平時的兩米猛增到三十米以上,每秒流量已達到兩千零三十四立方米。所以,躍進大別山必須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劉伯承催促參謀人員迅速了解黃河水情,確切了解隴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徐州、蚌埠段以西、平漢路鄭州、信陽段以東地區的地形、河流、交通和道路情況,并在地圖上準確地標示出來。大雨還在下,劉伯承指揮部的院子里漲滿了水。已經來不及與陳毅、粟裕詳細溝通了,劉伯承只與他們通了一次電話:
????“我們上馬了?!薄芭圃趺创蚍ǎ俊?/p>
????“一張鵝牌?!?/p>
????“鵝牌”,牌九中的一張牌,一邊一點,一邊三點。劉伯承的意思是:以少數兵力牽制敵人,掩護野戰軍主力出發。
????為了掩護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南下作戰,毛澤東命華東野戰軍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第十共五個縱隊,暫由劉伯承、鄧小平指揮。華東野戰軍的任務是:在劉鄧大軍躍進的反方向,堅
????持內線作戰,以牽制國民黨軍。
????一九四七年八月七日黃昏,劉鄧大軍兵分三路,開始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軍事行動——千里躍進大別山。為了保密,野戰軍各縱隊都更換了代號,代號以縱隊參謀長的姓加上村莊地名組成。
????蔣介石接到劉鄧部大規模南移的情報之后,命令各路部隊迅速南追。但是,在徐州的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的判斷卻是:劉鄧部要渡黃河北退。于是,命令各部隊立即向北阻截。顧祝同的判斷來自空軍的情報:“黃河邊有共軍甚多,正紛紛北渡黃河。”——空軍的情報無大失誤,因為劉伯承特別命令第十一縱隊和冀魯豫軍區部隊在黃河邊架設浮橋,佯作大規模渡河之勢。蔣介石和顧祝同一南一北的作戰命令,讓國民黨軍各路部隊不知所措。八日,當顧祝同終于明白劉鄧部北渡黃河是虛晃一槍的時候,急令部隊掉頭南下追擊。但是,此時蔣介石又判斷劉鄧部主力南下必是佯動,隱藏著“北渡黃河北竄”的目的,因此下令各部隊立即掉頭向北,趕在共產黨軍隊之前到達黃河岸邊。
????八月十二日,劉鄧大軍各路部隊全部越過了隴海鐵路。十六日十一時,劉鄧大軍開始向黃泛區前進。
????此刻,蔣介石依舊認為“共軍北渡黃河之公算最大”,而劉鄧部越過隴海路不過是“北渡不成向南流竄”,下一步劉伯承的企圖必是“越過平漢路西竄”。造成蔣介石與顧祝同判斷失誤的根本是,國民黨方面知道共產黨人往往不按常規出牌。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劉鄧大軍的十萬人馬會不要后方,孤軍從黃河邊直下國民黨統治區的腹地。國民黨方面認為共產黨軍隊還沒有這個膽量與實力,況且這種類似自殺的舉動也違背基本的軍事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