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蘇志文) 近日,媒體報道多地法院對“醉駕入刑”的案件作出宣判,引發(fā)市民群眾的廣泛關注。5月14日,市公安交警部門走上街頭宣傳講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常識,并就群眾關注的有關醉駕問題作出解釋。
?有市民提出,網上有傳食用豆腐乳、醪糟以及使用漱口水、藿香正氣水等會“被酒駕”,這類信息是否屬實,遇到這種情況交警會如何處理。交警部門指出,這些情況確實有可能發(fā)生,由此被查出的酒駕被稱為“假性醉酒”。其中,人們在吃下豆腐乳、醪糟或使用漱口水后一分鐘內測試,酒精含量會達到醉駕標準;喝下藿香正氣水之后,測得酒精含量有可能會高出酒駕標準幾倍之多。但是,這些狀況所產生的酒精含量很快就會從人體中揮發(fā)掉,前者只需過三四分鐘,后者過八分鐘左右,酒精成分就沒有了。交警建議,為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剛吃用過“涉酒”類物品的駕駛員最好不要馬上開車,而是休息一段時間后再上路。駕車者如果因此被測出酒駕,可現(xiàn)場請求過一會兒再重測,也可申請抽血檢測,血液中提取的數(shù)值證據(jù)是最準確的,可以避免“被酒駕”。
?另外,近日交警部門在查處酒駕行為時,發(fā)現(xiàn)有一些涉嫌酒后駕車的駕駛員一看到前方有檢查點,立即狂嚼口香糖、灌礦泉水,甚至喝風油精,并在車內噴灑口氣清新劑等,試圖用這些方式減輕酒氣、降低酒精濃度。交警人員指出,這些“小動作”也許能暫時沖淡嘴里的酒氣,但無法在短時間內稀釋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不會影響酒精測試儀和驗血的檢測結果。還有一些駕駛員涉嫌惡意混淆和擾亂交警執(zhí)行檢查,如酒后開車的同時在車上備有酒,被交警檢查時故意在現(xiàn)場喝酒,企圖讓交警一時分不清楚其是喝酒后開車還是停車后喝酒。交警指出,這些駕駛員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剛喝下去的酒,酒精只會停留在口腔,不會立即流入血液,這時只要作血液檢測就能證實其開車前有無喝酒。遇到此種情況,交警部門將會對違法駕駛員予以加重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