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凌晨,梧州市新興三路原絲綢廠旁一幢二層磚混結構的私人住宅樓突然坍塌,住在屋內的一位老人被埋不幸遇難。造成事故的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不過安全警鐘已再次敲響,那就是任何單位與個人,都應該對所管轄范圍,所居住地點進行認真細致的安全隱患排查,并且及時地進行消除。
????據報道稱,這所坍塌的房子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屬于老式結構的房子。類似這樣上了一定樓齡的私宅在我市還有較多,它們的結構也不盡一樣,有磚混結構,有磚木結構,還有框架結構等等,它們所處的地質環境也不盡一樣,需要住戶認真細致地進行自查自檢。當然,有一些因住戶專業能力有限而不能作出準確判斷的問題,不妨及時找來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員進行鑒定。在此過程中,樓房存在安全隱患的住戶應以“安全第一”為原則先行避險,等待安全隱患徹底消除后再返回居住。
????在這起樓房坍塌事故中,樓房里只有老人獨自居住,而這種情況在私宅舊樓中較多見。一般而言,老人的防災、減災、避災意識和知識較為缺乏,而且他們往往對安全隱患的排查能力有限,甚至存在發現了隱患也不愿離開。這就需要社區、街道、村委會等基層組織進行深入細致的排查走訪,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對年久失修、殘損破舊、不御風雨,不具備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以及存在嚴重結構缺陷和安全隱患,不能保證居住安全的住房,要果斷地對住戶進行轉移,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連日來,我市遭遇強對流天氣影響,大雨滂沱,衍生各類災害的可能性有所提高。事實再次證明,任何疏忽大意,或者心存僥幸,都極其容易釀成悲劇,唯有繃緊安全這根弦,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