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曾燕) 梧州市一些行道樹上的彩燈,流光溢彩的確增色不少,但長此以往,是否會影響到樹木的生長?近日,一些市民就此向記者進行了反映。梧州市園林專家認為,樹木在晚間長期接受照明,會打亂其休眠期,導致樹木“早衰”,建議不要采用霓虹燈纏繞樹木的方式亮化。
?市民陳先生介紹,近日他在開車經過新興二路、西環路一帶時,發現道路兩旁均有纏上電線和燈管的行道樹在發光。他擔心那些被電線纏繞、受燈管發光照射的樹木,其正常生長會受影響。6月9日晚,記者在新興二路夢之島時代廣場附近行走,看到路旁一休閑會所對出的行道樹樹身被纏繞上電線,變換出紅、藍、綠三色燈光。而在西環路上,也有幾棵行道樹樹身上纏著密密麻麻的電線和小燈管。
?就此,記者采訪了園林部門的園林專家。據專家表示,樹木習性是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間休眠,若晚間長時間、大范圍被照明,會影響其生物鐘,導致其生長性減弱,新種植的樹木極易死亡,老樹也會降低免疫力。同時,電線纏繞枝桿會限制樹木長粗長高,若照明設備光源發熱量高,且不注意照明角度的話,還會加速樹木的水分蒸發,加速其死亡。
?而記者也從市路燈照明管理處獲悉,我市行道樹上的景觀燈采用的是冷光源,不會對樹產生太大影響,但近幾年來我市已關注行道樹的生態保護,對新建道路行道樹一般不建議采用景觀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