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余時間,徐凱舟喜歡與同學打籃球。 蒙紹松/攝
????數學149分、理科綜合277分,梧州高中學生徐凱舟勇奪廣西理科數學單科第一名和廣西理科綜合科第二名,并以總分703分勇奪廣西理科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為自己的高中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再次回到學校,徐凱舟還是引起了一點兒效應,一群學弟妹剛下課從他身旁走過,忍不住在旁邊議論,“他就是徐凱舟吧?”“快拿數學書讓他簽個名”。甚至連學校旁的奶屋店員也感到自豪,“他也在我們這邊訂牛奶。”透過高分的光環,讀者們或許會更好奇,徐凱舟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究竟是走過了怎樣的一條道路呢?
????家庭和學校,很溫暖
????和睦的家庭讓徐凱舟總能輕松上陣。一直以來,徐凱舟的學習成績都不錯,但為了不給他制造更多的壓力,家人都會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頭,“只要你通過了努力,我們都會感到高興。”
????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更是為他的課業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奶奶曾經是梧州高中的化學老師,在幼兒園階段的徐凱舟就已經能背出化學元素表,“奶奶從小會向我耐心地解釋一些化學現象。”而退休前一直供職于梧州日報社的爺爺,就把看書的愛好“傳染”給了徐凱舟。《參考消息》、《環球時報》、《格言》,徐凱舟一連串說出了很多種報刊雜志。
????徐凱舟上小學的時候也迷戀動畫片和各種娛樂節目。“但是一個人的守時觀念會影響他一生的為人處事。”徐凱舟從小學開始就跟家人達成協議:晚上8時準時寫作業。無論節目多精彩、多吸引,一到8時,徐凱舟就會安安靜靜地坐到課桌前讀書寫字。徐凱舟媽媽盡管工作繁忙,回到家除了做好家務外,還堅持把徐凱舟的作業檢查清楚才去休息。
????從第二實驗小學,到梧州一中,再到梧州高中,徐凱舟回首自己的成長道路,感到十分幸運。老師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很強的教學能力、責任心和耐心,使他在學習中獲得了快樂和滿足感。
????學習和消費,很獨特
????都說現在“90后”的孩子市場消費觀念強烈,但這種說法用在徐凱舟身上的話,就顯得十分蒼白。他告訴記者,平常都是在同一家理發店理發,只需4元錢,“如今想找一家好點兒的理發,大概也就5、6塊錢。”
????徐凱舟在生活上很隨意,但在學習上卻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是個追求完美的孩子。”數學老師孔穎婷從高二就開始教導徐凱舟,很快的就發現他身上那股與眾不同的鉆研勁兒。有時候,沒有完成考卷的全部題目,他會感到很懊惱。而每次布置的作業,他都會全部完成。有不懂的,要第一時間和老師探討,即使已經找到了解法,“不是最佳的,他還是要找我討論,解題角度、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孔穎婷老師自言,和他探討數學,已經不是教與學的關系,更像是摯友間的交流和切磋。
????“有同學可能會建立錯題本,但我覺得會降低效率。”徐凱舟認為,對他而言,錯題本在翻過五六遍后作用就不大了,而且知識點太零散,在做題時不能很好地聯想起來。所以,他的方法是,做一道題就弄懂一道題,而難題就更要靠自己思考。解題后,對照著答案,一步步地作對比分析,經過思考后再請教老師。物理老師梁銳說,徐凱舟從不會拿難題來“求救”,而是向他求教一些細節的地方和基礎的知識點。
????每一次嘗試都能讓徐凱舟有不同收獲。徐凱舟參加清華大學在去年12月舉行的自主招生考試,但這次北京之行卻讓他嘗到了失敗的滋味。“考試的題目跟以前平時考題差別很大,評分的標準也不同,加上準備不足,沒有考上。”
????失敗并沒有打敗徐凱舟,利用假期,他很快調整自己的心態,投入到高考的沖刺中。越具有挑戰性的東西,徐凱舟越有興趣,就像學習英語。“英語是我的弱項,但卻花最多時間的科目。”他的高考英語成績是141分,但他并不滿意。
????愛好與興趣,很廣泛
????高三生活雖然壓力很大,課業很繁重,但徐凱舟的生活卻是多姿多彩。在家里就喜歡上網、研究電腦知識、在學校就喜歡和同學打籃球和氣排球。他所在班級還獲得全校的氣排球第一名,笑稱自己是最佳“第六人”的徐凱舟當時沒能上場,但在旁邊為同學加油鼓勁也感到十分開心,而一直緊繃的“弦”也能松弛下來了。在同學的介紹下,他還看起了動畫片《反叛的魯路修》。
????徐凱舟除了參加許多全國性、全區性的競賽,他還是梧州高中學生會的組織部副部長、班級團支書。徐凱舟的榮譽不僅僅是一個頭銜,他是真的把自己融進到學校和班集體的每一個活動當中:手把手地教會每一周的新旗手升旗、主持校會;爭當合唱隊的指揮員;演話劇、布置英語晚會。他能夠參加的活動徐凱舟都不會錯過,而每一次參加,他爸爸媽媽都會不遺余力地給予鼓勵和支持。
????“靜靜地拼,穩穩地拿”懸掛在班級教室的那句標語一直激勵著他。在幾次模擬考中,徐凱舟穩定發揮,基本處于前三名的位置。“只是從每一次考試中總結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同時兼任該班班主任的梁銳老師通過他上交的“周記”中,看出了徐凱舟平穩的心態。
????而徐凱舟至今還記得,就在高考前一天,梁銳老師還精心組織了一次有趣的猜謎游戲班會,“都是猜班級同學的名字,引發同學們爆笑一場。”他深知,在高考考場上誰能笑到最后,誰就會勝利。6月7日,徐凱舟微笑走入考場……
????成績只代表過去,生活才剛開始。高考放榜后,徐凱舟更憧憬著象牙塔里的美好生活。
????相關鏈接
????自勉 自覺 自信 ———訪梧州高中高考尖子徐凱舟
????6月23日,梧州日報記者采訪了這位學習達人———徐凱舟,向他探取高考成功的秘決。
????要有好成績先制訂目標
????接受記者采訪之前,他剛從網上查看外地高校的情況。
????獲得廣西高考理科數學第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意外的是,他的物理和化學都拿過全國中學生競賽省賽區一等獎,只有數學在競賽中考砸了,但沒想到,數學卻是高考考得最好的。
????情理之中的是,徐凱舟的數學基礎一直很好,而且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當別人被題海戰術拖得疲憊不已時,他卻樂在其中,做得興致勃勃。
????他說,學數學的興趣,是家人從小培養的結果。徐凱舟的媽媽每逢到外地出差,總不忘為兒子挑選幾本故事與問題結合在一起的書籍,比如《趣味數學》、《數學破案》。平時家里人讀書看報一遇到有IQ題目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幫徐凱舟收集起來,然后爺爺、爸爸和孩子會一起讀故事、玩游戲和做題目,學習總在愉悅的氣氛中進行。
????在學習過程中,徐凱舟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遇到不懂的題目時,千萬不能拖,一定要及時弄清楚。即使是請教老師,徐凱舟也跟別人不一樣。“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先想再問,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不知道下一步如何繼續時再問老師,這樣比整道題都讓老師講解更有效果。”
????好成績離不開制定合理的目標,“按照高一的成績,我當時的目標是浙江大學,當時這個目標是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因此學習起來也比較有動力。”然而,從年級第四名上升到年級第二名,再到年級第一名,徐凱舟的成績不斷在進步,目標也隨之變化。“雖然家里人不會要求我一定要考進前幾名,但我對自己卻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每天都有進步。”
????參加全國競賽很有挑戰感
????作為成績優異的學生,徐凱舟也有壓力,但他及時調整。“如果考試之前老想著要考第一,肯定考不好。相反,如果不給自己定下明確的目標,就不會有太大的負擔。”輕松的心態使得徐凱舟能輕裝上陣,很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學習對徐凱舟來說,不是一項任務,更多的是一項挑戰。每一次競賽,徐凱舟都積極報名,他曾經參加過數學、物理、化學、電腦等科目的競賽,均取得不錯的成績。“參加全國性的競賽,能讓自己跟其他學校的尖子一比高下,很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
????每一次嘗試都能讓徐凱舟有不同收獲。徐凱舟參加清華大學在去年12月舉行的自主招生考試,但這次北京之行卻讓他嘗到了失敗的滋味。“考試的題目跟平時的考題差別很大,評分的標準也不同,加上準備不足,最終沒有考上。”
????失敗并沒有打敗徐凱舟,他很快調整自己的心態,投入到高考的沖刺中。越具有挑戰性的東西,徐凱舟越有興趣,就像學習英語。“英語是我的弱項,也是我花最多時間學習的科目。”雖然高考英語考了141分,但徐凱舟對這一分數似乎并不滿意。
????參加體育鍛煉能減壓
????除了學習,徐凱舟還有個人的興趣。課余時間,他喜歡打籃球、氣排球、羽毛球,“參加體育鍛煉,能讓我在緊張的高考氛圍中減壓。”學習需要勞逸結合,偶爾,徐凱舟會跟同學一起去唱K,或者看看動漫、聽聽音樂。在感到壓力時,徐凱舟總會找各種方式減壓。
????除了興趣廣泛,徐凱舟還特別的自覺和守時。這得益于家人從小就注重培養他的生活習慣和觀念。徐凱舟上小學的時候也與別的小朋友一樣,迷戀動畫片和各種娛樂節目。但是,他媽媽認為,一個人的守時觀念會影響他一生的為人處事。于是,徐凱舟從小學開始就跟家人達成協議:晚上8點準時寫作業。“無論節目多精彩、多吸引,一到8點,我都會安安靜靜地坐到課桌前讀書寫字。而媽媽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檢查我的作業。”上了初中后,他便不再需要家長為自己的作業操心,良好的守時觀念伴隨他每一個成長階段。
????6月25日,徐凱舟將參加香港大學在廣州舉行的面試。無論選擇哪所學校,他都將在大學中繼續學習的沖勁,并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充實自己。
????【家長說】
????支持孩子進行各種嘗試
????徐凱舟媽媽的不少同事或朋友都曾擔心地問,徐凱舟會否因為參加過多的課外活動而影響學習。然而,徐凱舟的家人卻一致認為:只要可以激發潛能的活動,孩子都應該去嘗試和鍛煉。可以說,寬松的家庭環境對徐凱舟的影響很大。
????從幼兒園開始,徐凱舟對周圍的事物就十分感興趣,尤其喜歡指著家里墻上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問個不停:這是什么地方?這里發生什么事情。面對好奇心如此強烈的兒子,徐凱舟的父母開始有意識地滿足孩子的求知欲,《環球時報》、《國家地理》是全家人愛不釋手的讀物,央視、鳳凰衛視也成為每天必看的電視頻道。面對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時事政治,他總愛與爸爸“論戰”一番,談得頭頭是道。
????“小凱,聽老師和同學說你們開展的演出很成功呢!”這是徐凱舟媽媽經常對孩子說的話,即使沒有及時向老師了解到孩子最近的狀況,媽媽也總是拿這種贊美的語言去激勵他,讓他越戰越勇。在2010年年底,徐凱舟備戰全國的化學奧賽前,媽媽和奶奶還向梧州學院的學生和老師借來大學化學課本給他備戰。“機會要珍惜,重在參與!”
????徐凱舟除了參加許多全國性、全區性的競賽,他還是梧州高中學生會的組織部副部長、班級團支書。他把自己融進了學校和班集體的每一個活動當中:手把手地教會每一周的新旗手升旗、主持校會;爭當合唱隊的指揮員;演話劇、布置英語晚會。總之能夠參加的有意義的活動,徐凱舟都不會錯過,而每一次參加,他爸爸媽媽都會不遺余力地給予鼓勵和支持。(記者 林麗芳 實習生 韋曉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