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和7日,水利部水庫移民開發局工作調研組到我市調研水庫移民長期補償安置工作情況。
????調研組一行先后到長洲水利樞紐藤縣庫區、蒼梧縣京南水電站考察,與庫區和水電站移民座談,并聽取我市及相關縣(區)、長洲水電開發業主的情況匯報,對長洲水利樞紐工程對淹沒耕地實行長期補償的創新安置方式表示肯定。
????調查組認為,梧州市實施的補償安置方式,開創了國內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征地移民的先例,拓寬了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水庫移民安置的途徑,為具備條件的水利水電工程探求別于常規的移民安置方案提供了借鑒,值得進一步探索并研究完善。
????據了解,我市在長洲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摸索移民安置方式,針對庫區實際情況,創新方式,對庫區移民安置實行長期補償。具體方式是,在長洲水利樞紐運營期間,由移民、地方移民管理機構、業主三方簽訂有關協議,業主撥款、地方負責,逐年向被征用耕地(庫區淹沒的耕地)的單位,按征用耕地數量及凈產值進行補償,由農民自己把所獲得的補償費用于生產生活,保證農民生活水平不會因為耕地被征而受到影響。長洲水利樞紐工程梧州庫區移民長期補償安置涉及我市3個縣(區)、人口近10萬人,長期補償的耕地面積1萬多畝。自2007年7月份實施長期補償至今,實現了“零上訪”,達到政府、群眾、業主“三滿意”的效果。
????調研組由水利部水庫移民開發局副局長劉冬順帶隊。自治區移民局局長沈永明陪同調研。副市長吳浩嶺向調研組作工作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