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我們梧州日報的小記者于2011年8月15日來到廣東中山的翠亨村參觀孫中山故居。我們都好奇的想看看一代偉人孫中山生活的地方到底是怎樣的呢?
一進大門,便看見一塊由宋慶齡提寫的“孫中山故居公園”的牌匾,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樹。在綠樹叢中,我們見到了一棟中西結合的赭紅色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有一道圍墻環繞著小院。導游姐姐說,這就是孫中山的故居,這兒是他親自設計,在1885和1892年分兩期建成。孫中山出生在這里,結婚也在這里。1892至1895年和1912年,孫中山都在這里生活。我們來到時,中山故居正在維修施工,沒有對外開放,我們只能隔墻遙望,看見赭紅色的樓房上層有七個赭紅色裝飾性的拱門,別致又有民族特色。這小庭院置身于蔥蘢的綠樹中,這兒古樸而又靜謐,似乎連小鳥也怕驚擾了先生的思緒而輕聲細語。
在1956年11月在故居旁還建立了孫中山紀念館,紀念館莊嚴樸素,用文字、圖片和實物詳細地介紹中山先生偉大、傳奇的一生。訪尋偉人的足跡讓我們了解歷史,我們對偉大的精神更能深刻領會。
在我們梧州北山也有一座孫中山紀念堂。孫中山為了革命工作,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來梧州。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處處長李濟深倡議集資在北山公園內籌建中山紀念堂。1930年10月建成,是全國最早建成的孫中山紀念堂。紀念堂素白色的外墻與四季常綠的古樹相映襯,寓中山精神萬古長青。我是中山小學的學生,我們中山小學建于1923年,曾名為第十小學、學德路小學、中山路小學。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90年5月16日由梧州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中山小學,校園里還有孫中山先生的塑像,每到清明節全校師生都會獻上小白花,緬懷先生的偉大精神。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精神,鼓舞我們努力學習。中山行,使我受益匪淺。
梧州日報小記者(中山小學)蔣奕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