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縣藤州鎮潭東村老人莫桂英制作扇子幫補家用。

一碗粥和兩碟青菜就是胡文恒和莫桂英兩位老人一天的食物。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背井離鄉進城務工,留下了一個個獨孤守望著家園的孤獨身影,這個特殊而龐大的群體被人們稱為“留守老人”。
????與城市老人相比,農村留守老人不僅要勞作于田間地頭,有的還要承擔起撫養孫子孫女的重任。老人們在默默操勞的同時,內心還承受著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10月5日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連日來,記者深入我市部分農村,近距離接觸這些留守老人,記錄下他們真實的生存境遇。
????藤縣藤州鎮潭東村。早上,把4歲孫女送到幼兒園之后,60歲的農民胡子澤回到空蕩的家中。面對記者,不愛說話的他眼神中有著不易捕捉的心思,說話時眼光則總喜歡停留在長凳上———上面零亂地堆滿了小孫女花花綠綠的衣物和玩具。
????胡子澤的兩個女兒均已外嫁,相伴多年的妻子三年前因病去世,唯一的兒子又在幾年前和兒媳婦去了廣東打工,丟下孩子由他一人照顧。對胡子澤來說,天倫之樂僅在春節那幾天才能享受。更多時候,胡子澤把孩子送去上學后,就這樣獨守空房,打發寂寥時光。
????胡子澤并不是孤例。該村黨委書記梁全才說,潭東村全村總人口10473人,60歲以上老人有1011人,其中留守老人近100人,他們孤獨地“留守”在青壯年勞力外出而形成的“空巢”中。
????今年7月,梧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我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36.01萬人,占12.49%,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73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加快。粗略估算,我市像胡子澤這樣的農村留守老人(60歲及以上)約為全市老人總人口的2成以上,即7萬人左右。而這個數據背后,蘊含著數萬農村留守老人不得不面對的幾大問題———生活缺乏照料、受到疾病困擾和精神孤獨。
????【現狀調查】
????鏡頭一:清苦的留守生活
????9月28日一大早,藤縣藤州鎮潭東村安寧二組75歲的胡文恒,端來一把有些發黑的木椅,孤獨地坐在院子旁的大樹下,點燃一支煙。身旁,佝僂著背的老伴莫桂英正忙活著把昨天的剩飯剩菜倒進雞圈里。這樣的生活,胡文恒夫婦已經持續了近十年。夫婦倆共生育了1個兒子和6個女兒,遠嫁他鄉的女兒們兩三個月才會來一次電話,唯一的兒子在外打工近十載,也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會回來住上幾天。
????胡文恒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是在推倒原先已成危房的舊房基礎上建起來的。在農村,這棟兩層高的磚混樓房盡管稱不上氣派,但也還過得去。為了建房,胡文恒足足燒了兩個月的磚窯,硬是湊夠了建房用的磚頭,即便如此,一家人還是因此背上了幾萬元的債務。
????問起兒子在外做什么工作,兩位老人誰也說不清,只知道夫妻倆在廣東深圳,但工作不穩定、收入很低。“一年到頭也就寄三四次錢回來。”然而,胡文恒卻沒有太多埋怨,“年輕人也有年輕人的難處,在外面租房要錢,柴米油鹽要錢,還要養一個孩子,不容易!”胡文恒說。
????事實上,由于年老體弱沒有了勞動力,胡文恒的兩畝責任田已經丟荒多時。兒子兒媳每年寄回的兩千塊錢,基本是兩位老人一整年的所有收入,平均下來每月還不到兩百塊,卻得支付日常的一切開銷。
????“有錢多花,沒錢就少花唄!”艱辛的生活并沒有讓胡文恒夫婦倆失去信心。為了減少開支,老人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種起了瓜果蔬菜,實現自給自足。每天早上,熬上一鍋白粥,炒上兩盤青菜,就足夠他們吃上一整天了。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生病。胡文恒和老伴均已年過古稀,身體雖無大病,卻也經常受到感冒發燒等小病小痛的困擾。
????“中秋節的時候,老頭一連發燒了好幾天,我催了他好幾次,叫他去買藥吃,但他就是不去。”當著記者的面,莫桂英“罵”胡文恒“逞能”。
????最讓兩位老人牽掛的還是今年已經15歲的孫女。“孫女很懂事,經常打電話回來噓寒問暖,還讓我們注意身體。”胡文恒仍然記得,今年春節,回家過年的孫女知道胡文恒已經幾年沒逛過縣城了,就硬拉著他好好地逛了一趟,見他手指凍裂,還特意買了一副手套送給他。
????而老伴莫桂英擔心的,還是孫輩的未來:“孩子初中都沒畢業,現在又沒學什么手藝,怕她以后還要重走他父親的艱苦打工路了。”
????● 深度解說
????經濟來源單一 生活水平偏低
????“胡文恒一家的生活確實比較困難,他們也曾向村里申請過低保,但按照現在的農村低保標準,他們是沒法享受到國家的農村低保金的。”藤縣藤州鎮潭東村黨委書記梁全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胡文恒一家五口人,有兒子和兒媳兩個勞動力,按照他們兩人在廣東打工月收入共2000元計算,一家人年收入總額為24000元,因此這戶家庭年人均純收為4800元,遠高于自治區規定的農村家庭年人均純收低于1196元以下的低保標準,不符合申請低保的標準。
????事實上,記者接觸的農村留守老人中,為數不少的人生活來源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些留守老人生活經濟來源比較單一,基本是靠子女打工的收入和自己的勞動所得作為生活來源。特別是對于像胡文恒這樣年齡偏大且又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來說,子女的經濟收入就是唯一的生活來源,因此子女的收入情況直接決定這些老人生活水平的高低。
????矛盾的是,由于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一些學歷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者在外務工的收入多半只能維持生計,不僅沒寄錢回家給老人,甚至孩子上學的一些費用還要靠老人來負擔。
????正是在子女贍養能力不穩定、贍養老人的意識不高和保障體系不健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不少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十分困難。
????此外,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然困擾著農村留守老人。雖然我市農村老人絕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可由于承擔不起自費部分費用,只有患了較大疾病住院才能報銷,門診費用不能報銷,幾十元甚至一兩百元的門診費對于一些老人們來說也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