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示:
??? 自1982年,港商崔福明在梧州以校辦加工廠的形式開設第一間寶石加工廠,梧州人工寶石產業由此正式誕生。經過29年的發展,如今的梧州以占據世界人工寶石總產量80%和占全中國總產量90%的產業規模,成為世界最大的人工寶石加工和交易集散地,“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的美名飲譽天下。
????與此同時,梧州人工寶石,這個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產業正在遭遇“成長的煩惱”:金融危機對產業的負面影響仍未消散,產品低檔化、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核心競爭力低下,整體經濟效益不高,寶石產業鏈條亟待延長。
????有識之士指出,要真正做大做強梧州人工寶石產業,就必須走品牌化發展的道路。
品牌-產業升級必打牌
??? “去哪家店看呢?這一家家店鋪和產品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這是記者日前在梧州寶石城采訪時聽到的一句話———站在寶石城入口處的店鋪分布圖旁,面對眾多的寶石店鋪,幾名外地游客一臉茫然,不知如何選購。
????事實上,他們這一句簡單的話語卻透露了梧州人工寶石產業面臨的一個不爭事實,即在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梧州人工寶石產業缺乏叫得響的品牌,整個產業仍過多依賴低成本驅動的商業模式,沒有上升到品牌創意、產品核心技術設計層面。
????“一流企業做品牌、二流企業做市場、三流企業做產品。”有業內人士指出,梧州人工寶石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在精深加工上下工夫,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提升在整個產業中的話語權,實現以品牌戰略推動企業和產業壯大的良性發展。
????【發展態勢】
????金融危機成拐點
????產業升級勢必行
????自2008年開始,一場自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如同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海嘯迅速波及全球范圍。即使遠隔萬里,梧州依然能夠感受到海嘯的巨大威力。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嚴重依賴出口的梧州人工寶石產業明顯受到金融危機的強烈打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為了盡快出貨,不少難以承受壓力的經營者低價賣貨,行業內出現了相互壓價的現象,一些人在寶石城門口搶截外地客商,有的干脆“金盆洗手”———撤離寶石市場轉向其他行業發展。
????據業內人士粗略估計,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梧州人工寶石從業者中,約有三到五成的人選擇了轉行,從業人員從最高峰的十幾萬人銳減到四五萬人,曾經處處縈繞在梧州市民耳邊的磨石聲突然沉寂了下來。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沒有規范的市場秩序和自律準則,由價格混亂、賒賬交易等引發的不公平競爭,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工寶石市場的良性發展。
????“那時候的情況,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哀鴻遍野’。”談起當年的困難,梧州市寶石商會常務副會長、梧州東方紅寶石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蘇佳深有感慨,“對于像我們這樣的以對外出口為主的諸多寶石企業而言,外國客商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的訂單就猶如救命稻草,有則活、無則危。在那時,若能接到一份外國訂單,要高興好幾天。”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場金融危機盡管影響了梧州寶石產業的正常發展步伐,但對于整個產業的長遠持續健康發展來說,它也是一筆必須交納的“學費”,這一點已被業內人士普遍認同。
????“金融危機對于梧州人工寶石產業好比一把雙刃劍,它促使整個產業重新洗牌,一些適應不了競爭的經營者被迫離開,一些有競爭力的經營者則存活下來,且逐漸意識到過去那種單一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梧州市珠寶首飾研究所所長、五洲寶石學校校長覃斌榮將金融危機對寶石業界的影響稱之為“副作用中的好作用”。正是從金融危機的慘痛經歷中,越來越多的梧州寶石人開始尋找新的發展途徑,以圖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少業內人士承認,金融危機給他們上了一堂課。金融危機后,他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和產品結構,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或正在著手走精細加工之路,涉足首飾鑲嵌成為他們由“紅海市場”邁入“藍海市場”的實質性一步,行業正踏上披風戴雨的轉型升級之途。
????【尷尬現狀】
????謹小慎微探市場
????品牌缺失成軟肋
????從去年開始,梧州人工寶石產業漸漸出現了新的轉機,這主要體現在國外的訂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市場上的人工寶石價格也相應得到提高,更為可喜的是,整個人工寶石行業已初步形成了以質取勝的行業競爭態勢。
????然而,在熱鬧的背后,謹小慎微的梧州寶石人依然對這個新興產業的不足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不少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后危機時代”的梧州人工寶石業遠還沒到可以瀟灑地與危機說拜拜的時候。
????“現在說金融危機已經過去還為時過早。”被問及對梧州人工寶石產業現狀的看法,覃斌榮如是說。
????覃斌榮進一步分析說,人工寶石還不是終端產品,而是為下游產業———珠寶首飾業、服裝業等提供原料,其發展直接受下游產業發展狀況決定。在消費領域,珠寶首飾和服裝屬于享受型商品,而非生活必需品。迫于低迷的經濟形勢,消費者只能減少一部分生活支出,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享受型消費自然首當其沖。同樣的道理,在經濟復蘇時期,消費者也只會在生活必需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才會去消費珠寶首飾產品,所以寶石產業的全面復蘇仍需時日。
????下雪天不冷,融雪時才最冷。這一點,從業者深有體會。
????梁蘇佳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后,人工寶石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人工成本也上升了20%左右,再加上人民幣的升值和國內通脹壓力大等諸多不利因素的擠壓,人工寶石的利潤空間實際上正在縮小。
????“如果說在金融危機的時候,訂單對我們來說好比救命稻草的話,那么現在,訂單于我們而言則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梁蘇佳透露,雖然利潤被逼到“頂住天花板”,但為了企業的政策運轉,公司咬緊牙關也要照常開工。“現在雖是微利經營,但也不能讓機器停下來,因為如果現在就選擇不接單停產,那工人全部會跑掉,整個企業都會癱瘓。”
????陷入尷尬境地的并不止東方紅一家企業,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大規模的倒閉潮自金融危機后并未在梧州人工寶石業中出現,但減產已成為不少從業者無奈的選擇。一些入行較早、資金較為雄厚的經營者轉而將大筆資金投入房地產業。
????在整個產業步出低谷而慢慢恢復元氣的大環境下,為什么還會出現從業者感嘆日子比金融危機更難過的現象?對此,業界有著共同的認識,那就是———與金融危機時期一樣,桎梏梧州人工寶石業的業態,即企業規模小、產品結構低、生產加工分散、產業實力羸弱等現狀未得到根本性的轉變,挖掘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產業龍頭企業和自主品牌的缺失。
????【原因深究】
????“蚊型”作坊多掣肘
????企業創新欠動力
????多年前,可口可樂前總裁羅伯特有一句名言:“如果可口可樂全球工廠一夜間燒光,公司僅憑‘可口可樂’招牌就可以吸引大量投資,并在短期內恢復元氣。”品牌的巨大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品牌,是廣大消費者對一個企業及其產品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以及文化價值等所形成的一種評價和認知,這種評價和認知在行業遭遇諸如金融危機等經濟波動時,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促成作用就愈加凸顯出來。
????要說明這一道理非常簡單,就拿讓梧州寶石人“羨慕嫉妒恨”的施華洛世奇(SWAROVSKI)作為例子:在金融危機最為嚴峻的2009年,施華洛世奇作為全球最大的切割人造水晶制造商,銷售業績不降反升,而且還在大陸一二線城市新開了30多家專柜。為什么這個被一些梧州寶石人笑稱為生產“廉價玻璃制品”的企業,年銷售額竟然達到了令人驚嘆的20億歐元?究其原因,是因為施華洛世奇的產品因其獨特的設計和精致的文化,已經被世界各地消費者認定為優質、璀璨奪目和高度精確的化身,已具備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市場影響力。
????反觀我們梧州人工寶石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人工寶石產品已經在花色品種、產品數量、產品規格、適用范圍等方面牢牢地樹立了“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的行業地位,但中低檔次的產品仍占主導地位,具有自己專利、商標的產品少,在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更是少之又少,這種狀況導致了人工寶石產品難以在國際高端市場上進行有力的競爭。
????作為第一代從業者,梁蘇佳認為,造成梧州人工寶石產業缺乏品牌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整個寶石業多為“蚊型”式的小作坊生產經營模式,普遍缺乏打造品牌的資金和技術實力;第二,目前寶石從業者的主力軍大都是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入行的,這批已屆中年的從業者受文化素質和既有經驗的局限,往往習慣沿襲舊有的生產經營模式,導致企業創新乏力。
????“從現今的技術普及程度來看,人工寶石或者說作為其下游產品的珠寶首飾不屬于高精尖技術產品。那么,區別你和其他產品的差異主要是什么?是獨具特色的設計、產品文化和能給消費者心理上帶來的增值,也就是我們說的品牌!”覃斌榮認為,一個品牌的打造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這關鍵要看位于企業主導地位的企業家如何表現。
????事實上,為適應世界珠寶首飾市場發展的新趨勢,一些有開拓精神的寶石企業家已經先行一步開始進行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及銷售方式的自我調整,尋找新的發展道路。據統計,在全市的750多家從事寶石業的企業中,已有50家企業掌握珠寶鑲嵌深加工的技術,寶石界還注冊了“黎蒙”、“鴻利”等寶石產品商標70多個,其中,“黎蒙”商標在去年還獲得了廣西著名商標認定,這些商標注冊企業已嘗到了打造品牌給他們帶來的甜頭。
????“‘黎蒙’這個品牌商標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可觀的銷售業績,更重要的是率先在梧州人工寶石業中找到了一條使企業走上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梧州市旺發新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蒙英告訴記者。
????據介紹,1990年,蒙英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創辦伊始,思想開放的她就意識到,梧州雖然是世界最大的人工寶石加工基地,但一直處在寶石半成品加工低水平運作的狀態。為此,蒙英率先在梧州人工寶石行業里開展銀飾品鑄造、鑲嵌等深加工業務,并注冊了“黎蒙”商標,引領行業走上品牌經營的道路。
????【前路展望】
????延伸寶石產業鏈
????關鍵實現“集團化”
????梧州人工寶石產業一定要走規范化、品牌化、現代化的發展路子,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然而,梧州人工寶石產業自有品牌少,在全國和國際上真正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品牌更是寥寥無幾。
????鑒于這一現實,不少有識之士指出,要鞏固梧州“人工寶石之都”的地位,就必須重視品牌的建設與運作,打造自有的知名寶石品牌,只有這樣,方能迎接日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
????“第一要做的,是要將單一的人工寶石加工產業鏈進行有效的延伸,向寶石鑲嵌和首飾加工等深加工方向發展。”覃斌榮認為,由于梧州絕大部分寶石都是加工型的半成品,附加值不高,因此梧州人工寶石產業一直處于整個產業鏈條的上游環節,而整個產業鏈利潤空間的80%卻分布于寶石鑲嵌和首飾加工等中下游環節,因此必須在鞏固“人工寶石之都”的同時,想方設法往“珠寶首飾之都”方向發展,通過打造一批在行內叫得響的珠寶首飾知名品牌來實現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針對從事生產加工的絕大部分企業都存在規模小、經濟總量低、效益差的特點,梧州市寶石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黃國強說,梧州人工寶石產業要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就必須走品牌化的發展路子,而要實現品牌化,集團化發展是一條必由之路。
????“集團化的好處是:一方面,集團化可以將整個行業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強化自我的力量,提高梧州人工寶石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集團化利于整合行業資源,通過從原材料生產到市場銷售各個環節的合理分工合作,可以減少企業間的相互拆臺和重復投入,從而獲得更大的共同利益。”黃國強認為,目前,梧州的人工寶石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甚至“蚊型”企業,集團化的操作對于眾多單體實力不濟而又有打品牌沖動、意圖做大做強的寶石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有效的突破口。
????“作為梧州的地方特色產業集群,人工寶石產業具備了打造區域品牌的各種必要條件。”梧州學院市場營銷教研室主任李旭軒副教授建議,梧州人工寶石業可以往區域品牌方向發展,以集群效益打響梧州人工寶石產業的整體品牌知名度。
????區域品牌,特指某個地區的特色“產業集群”,它象征著該產業集群的歷史與現狀,是區域產業集群的代表;同時,區域品牌也是一個識別系統,由區域(地名)和產業(產品)名稱為核心構成,它在法律上表現為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
????在李旭軒看來,人工寶石產業打造區域品牌至少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梧州人工寶石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甚至“蚊型”企業,由于綜合實力有限,往往難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在市場競爭中難以發揮潛力,而“區域品牌”剛好可以為他們獲得集群外的企業所沒有的外部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另一方面,建立區域品牌,相當于為區域內的企業建立了一個區域形象平臺,隨著區域品牌的發展,區域內的產品和服務的品牌形象價值也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使區域內的所有企業都從中受益,可以起到整合產業資源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作用。
????實際上,依托地方特色產業集群為基礎打造區域品牌在我國早已有成功的先例,如金華火腿、義烏小商品、安溪茶葉、佛山陶瓷、順德家電等,已成為區域品牌的典型代表。
????業內人士建議,為打造“梧州人工寶石”這個區域品牌,可以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為梧州人工寶石設計申請一個集體商標,由行業協會建立的認證機構設置嚴格的審核批準,只有行業協會企業成員單位生產出的符合標準的產品才能打上“梧州人工寶石”的標志,統一對外銷售和宣傳;另一方面,在打響區域品牌的同時,各生產企業也可以自創品牌,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細分市場和目標消費者,達到整個行業和個體企業利益的雙贏。
????有識之士提醒,根據先行地區的經驗,打造區域品牌不是單個企業和產品的事情,而是產業集群和地方政府共同的事情,特別需要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持續推動以及強有力的行業協會的支撐,避免出現區域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各自為政,競爭大于合作,內耗嚴重等不利于區域品牌情況的發生。
??????????????梧州市旺發新工藝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寶石飾品璀璨奪目。
?????????????10月20日,一名印度寶石商人在梧州寶石城選購人工寶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