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11月9日,廣西海事局的海巡1981號海事船逆水而上,正式吹響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號角”;三年前,西江沿江產業規模小、總量弱,西江僅能直通1000多噸的船舶;三年前,梧州的港口碼頭貨物年吞吐量僅800多噸,14萬標箱……
????三年的不懈努力,而今梧州通江達海,港口繁榮,2000噸級船舶直通粵港澳和沿海港口——在區域合作背景下,我市的西江沿岸產業蓬勃發展,產業園區向百億元、千億元目標挺進;梧州的港口碼頭規模不斷壯大,僅今年前10個月,水路貨物吞吐量就超過1200萬噸,集裝箱超過20萬標箱……
????這些變遷,見證著我市依托西江黃金水道,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好港口布局,加快產業發展,壯大經濟總量,打造“兩城市一基地”,重振“百年商埠”雄風,加快實現富民強梧新跨越。
????港口建設風生水起
????千里西江,穿越兩廣的水上大動脈,通江達海。曾幾何時,這條流金淌銀的大動脈,成為對接廣東、融入珠三角的一個“破題”,也成為梧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陣痛”,似有一種“守著西江沒水喝”的感慨。
????時機的到來,在于長洲水利樞紐建成蓄水,讓上游219公里險灘變通途,形成一條天然的“水上高速公路”;時機的到來,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提出建設西江黃金水道。
????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堅定了市委、市政府加快發展的信心,提出了依托西江黃金水道,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沿江港口碼頭建設,并且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一批有特色、符合產業發展的產業園區;通過布局西江黃金水道,奠定城市建設基礎,真正成為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城市、西江黃金水道中心城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
????要打造西江黃金水道,首先要排除險灘,提升航道等級,使2000噸級船舶直通粵港澳,同時打造信息化航道,提高通航的能力。為此,航道、交通、港航等部門派出精兵強將,連續兩年多時間奔走西江,開展炸礁、挖石、掃床、疏浚等工作,在2009年底全面完成西江航道升級,2000噸級船舶長年直通粵港澳,3000噸級船舶在豐水期通江達海。而且,在航道升級中,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初步將沿江的港口碼頭、航道、船閘等實施統一視頻監控,不僅提高航運管理水平,還將相關的多方面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優化港口資源,提高綜合運力。
????與此同時,我市根據自治區有關打造億噸西江黃金的規劃,細化梧州國內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規劃、梧州市西江黃金水道信息樞紐港建設規劃、港口規劃等,塘源綜合碼頭、藤縣東勝作業區、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二期工程、藤縣三坡碼頭、市表水綜合碼頭等一大批項目列入自治區西江黃金水道辦統籌推進“盤子”,確保到2015年,我市形成壩上2000萬噸、壩下3000萬噸吞吐能力。
????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碼頭是2009年1月動工的西江黃金水道項目,僅用不足兩年時間,該項目一期建成投用,月均穩定吞吐貨物1700噸、標準箱;而李家莊碼頭,今年前10個月貨物吞吐量繼續穩步增長,已突破1000萬噸、1600萬標準箱。同時,在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中,于2009年底啟動的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建設工程,為西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今年10月底,紫金村綜合碼頭、大利口碼頭兩個項目啟動建設,再為完善港口碼頭布局規劃和西江的崛起打好了交通基礎。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蘇建中說,三年來,我市迎來了交通發展最快時期,這是西江黃金水道帶來的“黃金機遇”,為我市建設成功能齊全、集運輸裝卸、倉儲、加工、物流于一體的大港口奠定了基礎,更為西江黃金水道上升為國家戰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西江明珠重振雄風
????航運,以其運輸成本低、用地少、運量大等優勢,成為新時期下受追捧的運輸方式。然而,這并不代表著不再完善其他交通基礎設施,近年來,我市按照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定位,推動現代綜合立體交通格局加快形成,重振“百年商埠”雄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思路,無論是過去的幾年,還是未來的五至十年,我市按照交通優先發展,以規劃引導西江黃金水道科學合理開發,推進“954111”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即9條高速公路,5000萬噸港口吞吐能力,4條鐵路,1個機場,1條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和1條西氣東輸通道,打造我市“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網。到2015年末,實現全市人口50%、產業70%、國內生產總值70%集中到西江黃金水道兩岸,實現城鎮與產業的聚集發展、互動發展,形成沿江工業、商貿、物流、旅游等產業集群和城鎮集群,使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與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和西江經濟帶建設緊密銜接、協調聯動、有機統一。
????市工信委主任李旭長介紹,近幾年來,我市工業發展緊緊圍繞現代綜合交通格局的日臻完善,重點依托西江黃金水道,不斷打造和完善沿江產業帶和快速通道產業帶。沿江產業帶依托港口和岸線資源,加快航道、港口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以大通道發展大物流,推進工業加快發展。目前,我市以特有資源和能發揮西江航道優勢的產業為基礎,培育出再生資源加工、陶瓷產業、不銹鋼、林產林化、醫藥等多個千億元、百億元產業,并通過開展“三個年”活動,加強執行力,強化協同力,提高創新力,初步形成現代臨港工業基地,帶動西江航道逐漸“復興”。
????如今,作為西江產業見效最快的市不銹鋼產業園區,已建成投產的企業有永達鋼鐵公司、新利華軋鋼有限公司、新盈特鋼公司、豐盈不銹鋼有限公司等企業,年產不銹鋼坯35萬噸、不銹鋼薄板35萬噸和螺紋鋼35萬噸,成為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領航”。“十二五”期間,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將引進連鑄連軋寬帶鋼企業4家以上、不銹鋼型材制品企業38家,確保園區工業年產值超500億元,稅收超8億元。
????與此同時,我市在加快工業發展中,從不放松西江生態環境保護,以綠色、生態、循環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前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廣西第一個國家森林城市……
????梧州——這顆璀璨的西江明珠,依托西江黃金水道,按照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思路全力行進,必將綻放出更奪目的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