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寧)記者從梧州航道管理局獲悉,近段時間以來,由于上游來水量持續減少,為了滿足通航需求,經梧州航道、海事、港航和船閘業主會商后,決定對長洲船閘采取間歇性通航的運行方式。
????據了解,進入冬季以來,長洲水利樞紐上游區域降雨量偏少,近段時間長洲樞紐入庫流量基本維持在1400~1800立方米/秒之間。根據水文分析,只有當樞紐下泄流量大于1800立方米/秒時,壩下水位才能滿足船閘通航要求。
????日前,梧州航道、海事、港航和船閘業主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長洲船閘通航狀況。針對目前長洲船閘的通航形勢,經梧州航道、海事、港航和船閘業主會商后,決定對長洲船閘采取間歇性通航的運行方式。從11月23日開始,每天23時至次日8時,樞紐攔蓄上游來水,壩下水位降落后,船閘開始停航;每天8時左右開始加大下泄流量,等壩下水位上升后,船閘恢復通航。
????據行內人士預測,今后一段時間內,上游降水量還將減少,樞紐上游來水量也仍將持續減少。截至11月22日17時,長洲船閘上游待閘船舶156艘,下游待閘船舶168艘。由于目前長洲船閘調度實行“按排號,看吃水”制度,嚴格按報到順序放行配載吃水深度小于航道實際水深的船舶。因此,過閘運輸船舶應合理減載,以縮短待閘時間,盡快通過長洲船閘。航道部門建議,近期船舶配載吃水深度不宜超過2.9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