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黃寧) 記者從梧州航道局了解到,受上游來水持續減少,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提高船閘通航效率,經研究,長洲船閘運行方式再作調整,船閘將采取蓄水二天通航一天的方式運行。
????11月中下旬以來,長洲水利樞紐壩下的龍圩段航道低于4.35米設計水位,僅能滿足2.8米以下吃水深的船舶通行。為了減少船舶滯航,梧州航道局、梧州海事局、市港航管理處、長洲水電公司聯合建議通過長洲船閘的船舶吃水深度不得超過2.8米。滯航情況出現后,所有通過長洲水利樞紐的船舶都實行實船報到,吃水超過壩下通航條件的,檢查站會即時建議其卸載。截至12月6日上午8時,上航船舶滯航281艘,下航船舶滯航454艘。
????由于日均流量低于1400立方米每秒時不能滿足當前船舶配載的連續通航條件,而據長洲水情預測,未來幾天長洲樞紐斷面日均入庫流量持續在1100立方米/秒左右。為最大限度利用來水滿足通航需要,12月6日樞紐全天停航回蓄水位,7日零時恢復通航。隨后如果上游來水量繼續維持在日均入庫流量1100立方米每秒左右,船閘將采取蓄水二天通航一天的方式運行,緩解當前通航壓力。
????廣西長洲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船閘管理人員李利強介紹,目前,在上游骨干水庫來水量持續減少情況下,從11月底起,公司為了有效利用起水資源和保證2.8米以下吃水深船舶通航,已將原來壩上正常水位20.6米調到20米以下?,F在采取動態管理,管理部門根據上游來水量增加或減少及時做出調整。
????據預測,預計未來幾天,通航形勢將更加嚴峻。啟動通航應急聯動預案Ⅱ級響應后,航道、海事、交通等部門每天都派出人員現場巡查,維持船舶待泊秩序,同時也動態掌握船舶的吃水情況,放行可以通航長洲水利樞紐船閘的船舶。此外,有關部門加強了現場監管,加強信息溝通,及時上報,并做好水情水位的宣傳,動員現有“超吃水”的船舶自行過駁,有效減少滯航船舶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