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穎 通訊員 吳建錦)每天上學、放學時段,有警車和民警在校門前駐守;每個上下班高峰,有警察在主要交通點進行交通疏導;這邊嫌犯正在盜竊機動車,那邊警察早已迅速行動將其擒獲……自從梧州街頭復合型警務站啟用后,不少市民發現,街面巡邏的警察多了,安全感更強了。而這些,正是我市公安機關進行復合型警務機制改革,創新社會管理的成效之一。
????形成3分鐘警務圈
????12月15日,長洲移動警務站接報在河東有一輛客車撞倒一輛摩托車后逃逸。民警很快在轄區巡邏時發現了該車,并立即將涉嫌人員控制,并交交警部門處理。
????11月17日11時許,當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市工人醫院門前正欲盜竊一輛摩托車時,中山警務站民警會同便衣民警分路包抄,迅速將兩人抓獲,并當場搜出彈簧刀、液壓剪等一批作案工具。
????在面對這些突發案件時,警務站及便衣民警之所以能猶如從天而降,瞬間準確定位打擊犯罪,這還得益于便衣大隊和警務站網格狀、立體式巡邏格局的形成。
????“街面違法犯罪發案率高、查證難、打擊難,是長期以來困擾著公安機關的一個難題?!蔽嘀菔泄簿痔匮簿ш犡撠熑苏f,中山、廣場、西堤三個固定警務站和長洲、萬秀、蝶山三個移動警務站投入運行后,便以“服務群眾更周到,打防管控更直接”為總體目標,全天24小時敞開式辦公,直接面對群眾,具有巡邏面廣、防控點多、機動性強的特點。
????隨后,特巡警支隊進一步創新警務工作機制,將警務站的特點與便衣大隊情報資源多、信息收集快、監控覆蓋率高的優勢相結合,逐步形成了車巡、步巡、“網巡”、設卡、盤查相結合的網格狀、立體式防控。
????出警到現場用時從原來的5分鐘縮短到2至3分鐘,接處警效率與警務站啟動前相比提高了50%,形成城區3分鐘警務圈,大大壓縮了違法犯罪分子的活動時間和空間,為梧州市區的治安防控筑起了一道嚴密的“防火墻”。
????據統計,梧州市城區警務站啟用后,雙搶案件日均發案率下降50%;盜竊機動車案件日均發案率下降39%;入室盜竊案件日均發案率下降20%。警務站與便衣大隊聯合打掉“兩搶一盜”團伙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破獲刑事案件34起。
????一警多用多警種聯合
????12月22日中午1時30分,蝶山移動警務站民警張芝源和同事們正在梧州一中門前駐守,為即將到來的上學高峰時段做好學生、校園安全“保駕護航”工作。“保護學生和校園安全,是我們每天的重要任務之一。”張芝源說,警務站主動派出民警在學生上下學高峰時段在各學校門前進行站崗和巡邏,一方面保護學生安全、震懾犯罪,另一方面疏導校門前交通。
????“為了把警務工作站工作做實做強,警務工作站創新警務工作機制,把被動接受求助變為主動上門服務,提出了‘上門服務,零距離服務,24小時服務’的口號。”梧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負責人說,警務站人員集合了特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等多個警種,共同發揮巡邏防控、打擊犯罪、管理交通、服務群眾四項職能。
????“校園安全是家長最關心、學校最擔心、社會最關注的焦點之一。警務站自啟動以來,便實行了‘護校專項行動’?!蔽嘀菔刑匮簿ш犡撠熑苏f,支隊在全市的主干道設置了11條巡防路線,將支隊負責的15所校園為重點,全面覆蓋并對周邊區域進行巡邏防控,派出干警擔任學校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不定期深入校園開展安全宣傳教育。
????此外,在日常巡邏過程中,警務站民警向群眾發放調查問卷,主動與城區交警大隊溝通,對防區內的交通狀況做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對市區的交通秩序亂點、盲點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在交警部門的執勤點外增設了13個交通疏導點,在高峰期派出專門警力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