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曾燕)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拜年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從登門作揖到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再到微博、微信“曬”祝福……記者發現,龍年春節,微信拜年、微博拜年已成為一種潮流,悄然改變著人們傳統的過年方式。
????2012年春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就是“織圍脖”。“元旦時我就用微博發出祝福,效果不錯,春節我也是這么做的。只需要發一條,然后再把親朋好友都@上,多方便,還能上傳圖片,把短信費也省了。”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曉屏認為,微博最大的好處體現在傳播方面,一條祝福微博可以@自己的所有好友,再通過大家的評論轉發將這種祝福熱鬧化,整個網絡都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除此之外,梧州許多政府部門也加入了此行列。梧州公安部門便在春節期間發布了微博拜年,并祝“脖友”龍年平平安安,合家安康。
????微信出現在2011年初,它能夠把聲音、文字、表情、圖片全部融合在一起,讓人們有了更多元化的溝通方式。春節期間,很多人利用微信拜年,用聲音來傳達對親朋好友新年的祝福。現在很多人都會建立一個微信群,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熱熱鬧鬧的過新年,非常有過年的氛圍。這是一種更加誠懇,更加親切的方式。目前,多數年輕人對這種方式很感興趣。
????此外,現在越來越多虛擬禮物在網上流行,很多網站都推出了網絡拜年服務,提供一些虛擬禮品,比如糖葫蘆、蛋糕、戒指等,只要在禮物中心選擇一份禮物,輸入好友姓名,再寫上自己的祝福語,點擊“贈送”,就能將祝福送出。在梧州學院的學生劉念熙表示,很多時候禮品只是一種心意,電子禮品既送出了快樂,也沒有為難自己,這種禮尚“網”來頗受學生一族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