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素雅) 出于對田園生活的期盼,不少市民紛紛在家中陽臺、天臺等地開辟了小小的花圃菜園。但是由于對植物種子和屬性的不熟悉,不少市民在地攤上購買種子時很容易受騙,要么是種子貨不對板,要么是“三無”產品。
????元旦期間,市民陳先生在新興市場看到了一名男子擺攤兜售蘑菇種子,還擺出了一大堆菌子豐收的照片。該男子表示,這個菌種的最優之處在于無需土壤消毒、不用捆扎菌包,直接潑灑在普通土壤中就可以種植。
????陳先生有些心動,考慮到菌種繁殖可以勞動身心又可以享受收獲,他買了兩包種子回去。沒想到他按照外包裝上面說的去做,足足等了一個多月,也不見菌種冒出。一個月之后,當陳先生拿著種子的外包裝袋尋遍梧州的各個市場時,卻再也找不到該男子。市場內銷售蘑菇等菌子的攤主告訴他:“從來沒聽說過養菌子能像種菜一樣灑在土里就行,菌子只有用菌包才能發出來。”
????無獨有偶,市民蔡先生也在網上購買到了假冒偽劣的觀賞名花種子,辛辛苦苦栽種、施肥一段時間后,才發現長出的居然是野花,和店主當初承諾提供的觀賞名花大相徑庭。蔡先生最后只是將花種鏟除了事。
????在陳先生提供的種子外包裝袋上記者看到,上面既沒有生產廠家、產品批號,也沒有地址,只有一個本地的手機號碼。記者撥打該號碼,卻是無人接聽或是忙音。為此,記者向農業部門12316服務熱線咨詢,工作人員表示:“購買種子時,要看清商標名稱和外包裝,看清種子審定編號;購買種子要保留好原始發票,發現問題可以撥打12316熱線電話,應該向當地農業執法部門投訴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