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變化無常,“香餑餑”也會變成“燙手的山芋”。
幾年前的房地產行業鼎盛,曾引來多家公司紛紛不務正業地要來插一腳。如今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房產行業寒冬也是愈演愈烈,而當年這些香餑餑的資產也開始陸續被剝離。
國恒鐵路1.29億元甩賣茂屋房產
房產行業的調控不僅僅是那些以此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的寒冬,相對于他們,不務正業進入房產行業的上市公司遭遇恐怕更為嚴峻。今日,國恒鐵路(000594.SZ)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大會正式通過轉讓北京茂屋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茂屋房產”)股權轉讓的議案。
資料顯示,2011年12月28日,國恒鐵路與天津市恒運通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恒運通昌”)簽署了《關于北京茂屋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按照協議,國恒鐵路將持有的茂屋房產80%股權以1.2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恒運通昌。轉讓該項股權后公司不再持有茂屋房產股權。
對于此次股權轉讓,國恒鐵路稱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茂屋房產在經營期間的經營收益已無法達到公司的預期,為了促進公司的整體結構優化,公司決定轉讓茂屋房產80%股權,以便回收資金投資其他優質資產,符合公司的現實利益及股東的長遠利益。
中恒集團剝離曾經主業
國恒鐵路對于房地產子公司的股權甩賣顯然只是回歸主業,而對于中恒集團而言,狠下決心剝離房地產業務則是向曾經的主業說再見。
資料顯示,中恒集團于2000年上市,當時是由廣西梧州市城建綜合開發公司改組,聯合梧州市地產發展公司、梧州市建筑設計院共同發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而房地產業務則是當時的中恒集團絕對的主業。
然而,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房地產業務開始逐漸淡出中恒集團的主營業務范疇。記者查閱中恒集團過去幾年的資料發現,2010年末期,房地產業務占中恒集團主營業務的37.01%,到了去年中報,該數據已經降低至11.1%。顯然,隨著國家對于房地產業務調控的日益趨緊,中恒集團加速了退出房地產業務的步伐。
昨日,中恒集團股東大會正式通過了剝離房地產業務的議案,正式離開其早前的立家之本。對此,中恒集團表示稱,根據國家政策的導向和經營環境的變化,公司決定退出房地產業務,今后公司經營的主業將是以制藥業為主,同時將把健康、保健食品業發展為公司的主要輔業,集中精力做好健康產業,造福社會。
顯然,對于剝離房地產業務,中恒集團不會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隨著市場普遍預期的房地產行業寒冬愈演愈烈,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將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剝離房地產的相關業務。而事實上,在銀根緊縮,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當下,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一個身處調控最前沿的行業上的確并非明智的選擇,尤其是那些并非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當年為分一杯羹而盲目介入的代價也將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