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孔妮) 日前,網絡上關于梧州公交車是否使用粵語報站的討論,引起了不少梧州網友和博友的關注。梧州市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普通話和粵語是可以并行相容的。
?日前,網友“廣梧特搜”在梧州零距離網站發帖述說了他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情:他看到梧州市本地的一位老人,因為聽不懂公交車上的普通話報站,而錯過了兩站。
?“市政府辦網絡發言人”對此答復,經運管部門與公交車公司溝通,該公司認為我市城區范圍相對狹窄,站距較短,目前不適宜使用雙語報站。
?“廣梧特搜”表示,粵語是梧州的主要方言,但公交車卻無粵語報站,連最起碼的語言服務都做不到,社會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化的,為何梧州公交車可以播放普通話報站,卻連本地話粵語報站都容不下?
?該貼也被梧州博友在微博上發出,并被熱轉四十多次。有博友認為,在梧州,粵語是主流語言,服務行業應該因地制宜,以方便大眾為目的。
?對此,梧州學者陳侃言表示,從“廣梧特搜”發帖引起熱轉熱議的這件事情來看,可以看到很多土生土長的梧州人,對粵語的感情非常濃厚,梧州服務行業在這一方面還是可以因地制宜,例如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應該照顧到梧州本地的情況。
?對于網民提出的“粵語會否因普通話的普及而消失”,梧州市藝術研究所所長黃自林認為,粵語在梧州有著厚重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基礎,在不少場合下仍然具有自身的使用價值,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不存在推廣普通話就消滅粵語之說,兩者是可以并行相容的。
?黃自林表示,普通話的推廣是為了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是大勢所趨。試想一下,如果外地人要來到梧州發展,如果梧州人人都說粵語,或者梧州人到外地發展,當地人都說當地方言,那雙方在交流和溝通方面肯定存在很大的問題,不利于社會發展。
?誠然,現實中存在如“廣梧特搜”所陳述的本地老人不懂普通話而錯過下車的事情,但是從這件事情上也體現出梧州推廣普通話的力度要更進一步的加大,這樣才能讓老人家也能聽懂、說上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