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學院A1宿舍樓前草地出現了一個神秘的圖案,經過一番調查,原來是梧州學院Fresh環境保護協會用自己的環保餐具拼出來的笑臉。”網絡上圖文并茂的一張帖子,曾經引起了眾多梧州網民的關注。也正是通過這張帖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梧州學院Fresh環境保護協會這個大學生社團。
????用創意和行動踐行環保
????在梧州學院大學生綜合發展中心內,一塊八九平方米的小空間特別引人注目。空間內沒有花哨的圖案,也沒有嶄新奪目的廣告招貼,中心位置的桌子上鋪了一張由廢舊海報制作而成的桌布,上面列寫著有關環保的信息,旁邊是由廢舊物品制作而成的藝術品小擺設。狹小的空間里,Fresh環保協會用創意和行動,踐行著自己關于環保的理念。
????Fresh環保協會成立于2008年,在堅持和宣傳環保理念的道路上,這群熱衷環保的青年學子曾受過不少白眼和質疑,但他們始終以實際行動去打破外人的不理解。環協會長凌得江說,去年有一次,協會和其他系的學生到體訓基地分別開展集體活動,看到體訓基地外沙灘上到處都是游人扔下的垃圾,協會臨時做了個決定,要把沙灘上的垃圾全部清理掉。于是成員們找來幾個袋子埋頭開始清理垃圾。
????在這個過程中,其他系的學生向他們投來不理解的眼光,冷冷地旁觀著這一切。協會成員農仙丹說,在面對旁人冷漠的眼光時,心里不難受是假的,因為她很想自己的環保信念能夠感染旁人,希望別人也能真心接受環保理念,加入環保一族。雖然面對著冷漠和不理解,但他們在踐行自己理念的時候卻是樂在其中的。凌得江說,從進入協會的那一刻開始,他就知道做環保衛士并不容易。但是選擇了,便要堅持下來。
????學生間都流傳著一句話:開展燒烤活動,千萬不要找環協。原來,環協的成員從來不燒烤,也不帶、不用一次性餐具。協會顧問吉兆信說,每一個協會成員都清楚知道一次性餐具給環境帶來的危害,所以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環保餐具,平時無論是在飯堂吃飯,還是到外面就餐,都隨身攜帶和使用環保餐具。
????協會成員一直堅信“世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對于每一件廢棄物、廢舊物,他們都想方設法再利用。有一次協會成員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吃剩的西瓜皮洗凈,與芒果一起做涼拌菜,簡單的食物卻解決了近30人的晚餐,至今仍讓大家津津樂道。
????調查報告獲全國獎項
????經過將近4年的努力,環協已經從當初50人的小團體發展到如今的120人,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環保。凌得江笑著說,現在他們開展活動,很多學生都會主動前來詢問時間和地點,想參與其中。活動過后,也有不少學生發短信過來說,事前沒收到通知,以后有活動一定要通知他們。環協的實際行動,正感染著身邊越來越多的同學,這也是環協成員最自豪的事情。
????在2011年世界水日全國“樂水行”走河活動中,環協成員頂著大雨,行走在滿是泥濘的江邊護坡,調查桂江水質狀況。他們通過調查走訪,完成了《梧州市梧州學院樂水行測定水質記錄表》及《桂江走河報告》。詳實的匯報材料讓環協在全國100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8支京外獲獎團隊之一。《桂江走河報告》這份報告也引起了首都青年環境聯盟的高度關注,聯盟將報告寄回了梧州市環保局,市環保局也根據這份材料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