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羅麗思)昨日上午,梧州市2012年春季綜合人才招聘大會在市人才市場內舉行。59家用人單位提供了近1600個求職崗位,吸引約2000人進場求職,其中910多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記者采訪發現,盡管招聘現場頗為火暴,總體供需較為平穩,但由于相當一部分職位的人才供求分布不均衡,因此造成招聘現場冷熱不均的現象。
?這家應接不暇
?他家無人問津
?昨日的招聘現場,商貿、旅游、教育等企業單位的展位前門庭若市,不少求職者排起長隊等著遞上簡歷。而與這熱鬧形成對比的是,餐飲、酒店、制造、銷售等行業的展位卻乏人問津。一方面是一些職位競爭激烈,如教師、行政文員、會計等,平均超過5人競爭一個崗位;另一方面則是大多數服務、生產制造或業務類職位人手緊缺,但未見求職者咨詢洽談。
?市內一家餐飲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來了一個多小時,一份簡歷都沒收到,冷清的情況讓他頗感無奈:“其實在餐飲業工作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為餐飲業流動性強,比如在我們公司,基本是3個月就有一次晉升的機會。”而另一家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也遭遇了相同的情況,該公司招聘人員楊先生表示,雖然銷售崗位是從最基層做起,也比較辛苦,但可以學到很多溝通、銷售的技巧,還能積累人脈,但很多求職者卻以“專業不對口”為由,不愿嘗試。
?先看心態再看能力
?在昨日的招聘現場,記者發現,與以往相比,招聘方對求職者的提問不僅只圍繞工作性質與內容,同時也關注求職者的性格與臨場反應,以此判別其工作能力。
?“我們認為,你不太適合這個崗位,你為何想應聘它?”在市內一家商貿公司的展位前,招聘人員詢問求職者,得到的回答是:“我對這個崗位比較有興趣。”隨后,招聘方緊追不放,繼續追問“那你認為自己哪方面可以勝任這個崗位?”等問題。為何招聘方對求職者的提問如此“咄咄逼人”?面談結束后,招聘人員向記者解釋說,他們其實希望通過這些問題了解求職者是否有準確的自我定位,對應聘職位是否真正有興趣。
?而一家電子科技公司的招聘人員則關注求職者的業余愛好:“簡歷上說你興趣愛好廣泛,有哪些特長?平時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嗎?”這名招聘人員表示,他們希望求職者有健康的業余愛好,因為這不但可以體現個人素質,也有利于排減工作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