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臨時陪護工的出現,幫助許多家有病人的家庭擺脫了“一人生病住院、全家忙成一團”的困境,但隨著這一群體的市場需求量加大和從事人數的增多,臨時陪護工素質參差不齊、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的問題也日益凸顯。
????那么,對于臨時陪護這個新興的行業,我們該如何進行規范的管理呢?希望我們的專題能讓有識之士對此有更多的關注。

臨時陪護工的出現,幫助許多家有病人的家庭擺脫了“一人生病住院、全家忙成一團”的困境。
????【現狀】有錢不一定能請到護工
????多年前,哪家遇上有人生病住院,幾乎都得“全家齊上陣”,送飯、陪護,忙得團團轉,如果工作需要臨時加班或遇上其他急事,更是恨不能有三頭六臂……當越來越多的人因工作忙等原因分身無術,無法照顧住院的家人時,一個群體出現在了各大醫院的住院部:臨時陪護工。
????“母親心臟病住院一周,我和愛人也跟著忙了一周,醫生說手術后還要留院觀察治療,看來這回必須請護工了!”近日,家住藍天港灣的鐘曉琪在市中醫院樓下徘徊許久,做出了這個無奈的決定。
????雖然不是家中獨女,但鐘曉琪的哥哥遠在悉尼,照顧老人的擔子基本就落在了她和丈夫肩上。上班偶有脫不開身,但又不忍心看著花甲之年的a父親在醫院和家之間奔波,找護工成了鐘曉琪的當務之急。
????“沒想到現在護工這么緊缺,我又是貼通知又是托護士找,整整四天才找到一個,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24小時護理每天要130元。”鐘曉琪在一家制衣企業擔任銷售主管,月薪5000元,雖然覺得護工開價高,但想到有個護工全家人都可以歇口氣,她最終還是決定花這筆錢。
????“護工難找、價格偏高”,不止是鐘曉琪這次找護工經歷的最深體會,也是許多病人家屬的真實感受,記者走訪市區幾大醫院的住院部時發現,幾乎每家醫院都有臨時陪護工的身影。一些被采訪者紛紛表示,隨著社會上獨生子女的增多,加上工作壓力常態化和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市民對這一特殊群體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在梧州做了6年多護工的陳秀嬋是蒼梧縣嶺腳鎮人,一張折疊床、一個放著簡單洗漱品的水桶,一個裝被褥的蛇皮袋,就是她輾轉于幾個醫院之間工作時的所有“家當”,目前,陳秀嬋的護理對象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因中風住在工人醫院。
????“6點:起床,幫老人翻身,自己洗漱;6點半:買早飯,自己先吃;7點:老人醒來,擦臉漱口,喂早飯,接尿;8點:醫生查房,領藥,喂藥;8點半:開始吊針……”一個舊牛皮本,被陳秀嬋拿來記錄每天的護理“臺賬”,記者翻看了一下,從每次大小便的時間、量、形態,到推老人去戶外散步的時間以及老人的狀態,甚至半夜老人起床的次數和睡眠情況,她都做了詳細記錄。
????“不記下來容易忘,如果病人家屬或醫生問起來,我答不上的話,那家屬肯定以為我沒有好好照顧老人家,這錢我也拿得不踏實?!?5歲的陳秀嬋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她告訴記者,自從跟著老鄉出來做這行起,就沒打算耍小聰明。在醫院待了幾年,也掌握了一些護理不同病癥的注意事項,因此,照顧病人對陳秀嬋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雖然護工的活兒只能通過同鄉或相熟的同行介紹,但她一直接活兒不斷。
????“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收費貴,其實我們也都是根據病人的自理程度來定價的,癱瘓病人需要24小時全天護理每天要140元,如果病人可以自理,我只負責白天輸液的陪護和一些簡單護理,70元就可以了?!标愋銒雀浾呓榻B自己收費標準的時候,剛好病人的兒媳走進病房:“貴也沒辦法,現在很多人排隊都請不到護工,尤其是像阿嬋這樣有責任心、實在的,能請到都算是我們家的幸運了?!?/p>
????身為保健醫師的黃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普通家庭子女少、工作忙,加上社會趨向老齡化,考慮請護工來照顧老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也將會是以后的趨勢,“特別是那些長期臥病在床或身患重病的人,如果子女們都有工作,日常時間較忙,而假如家庭條件允許,請一位有耐心、有責任心的護工幫助進行日常護理,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來,家人可以輕松點,二來家人也可以給予病人更多精神、情感方面的照顧。”
????如今,梧州市區內各醫院的護工非?!皳屖帧?,記者根據采訪中對幾大醫院病房入住率的粗略統計,每天在醫院從事臨時陪護的護工大約有500多人,而24小時全天候陪護的費用,也由2010年的80元~100元上漲到現在的120元~1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