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 姜春媛 李瑩) 近期有環保組織公布調查報告,稱“多品牌茶葉樣品檢出農藥殘留”,引起網民熱議。13日下午,北京市茶葉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相關負責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專訪,對網民關切作出回應。
?如果茶葉被檢出農藥殘留,意味著什么?危害有多大?
?北京市茶葉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
?“農藥殘留”不等同于“農藥超標”。不能說茶葉檢測出農藥殘留就是不安全的,關鍵要看是否在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由于茶葉的絕對飲用量較少,且絕大多數農藥是脂溶性物質,僅微溶于水,即使茶葉中有較高殘留量,能溶入到茶水并被人體吸收的量也很少,因此只要殘留量不超標,飲茶便是安全的。
?國家在茶葉農藥殘留方面有哪些標準和規定?
?北京市茶葉協會負責人:
?我國有詳細的農藥殘留規章制度,但沒有單獨的茶葉農殘規章制度,關于茶葉農殘的標準分散在食品、農產品的管理規章制度中。例如,衛生部和農業部聯合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百草枯等54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6130—2010)中對茶葉中農藥最大殘留量做了明確規定,其中,滅多威3mg/kg,硫丹20mg/kg,噻嗪酮10mg/kg。在此次環保組織公布的調查報告中,上述三種農藥的檢測值遠遠低于國家標準。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
?針對此次環保組織報告發布的抽查檢測結果,協會第一時間要求相關企業認真自查。同時,協會嚴格對照國家標準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發現此次環保組織報告中檢測的茶葉樣品對照現有的指標規定全部符合國家標準。
?環保組織報告中提到,“中國的茶葉對于農藥的依賴性相對嚴重,目前歐盟和日本對于茶葉農藥殘留有著較為嚴格的標準,中國相對寬松。”上述情況是否屬實?
?北京市茶葉協會負責人:
?中國茶葉產量遠遠大于銷量,有很多茶青根本銷售不出去,不需要依靠農藥增加產量。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過量使用農藥也是不合算的。另一方面,春天是病蟲害比較少的季節,春茶基本不需要打農藥,特別是明前茶。此外,茶園是在高山地區,晝夜溫差大,自然生態豐富,不適合病蟲害生長,不需要農藥。
?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相關負責人:
?這份環保組織的報告并未提到所依據的標準,詳細的檢測技術指標也未過多涉及,所以無法判斷報告是否真實、科學。我國的相關農藥殘留限量指標是與國際接軌的。
?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下一步是否會依據環保組織的報告進行深入驗證復查?
?北京市茶葉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
?環保組織反映的問題,我們會重視。至于是否真實,我們需要進一步驗證。
?首先,這個報告的樣品來源、檢驗數據是否真實,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驗證,還需要復驗。目前復驗的步驟還沒有啟動。
?其次,我們要與獲得相關資質的茶葉檢驗機構接洽,調查相關企業往年的誠信記錄和產品送檢記錄。目前來看,往年的產品檢驗和同批次的產品是合格的。
?第三,這個報告中沒有詳細披露檢驗方法、檢驗試劑、檢驗過程。試劑、方法不同會影響結果誤差。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環保組織報告,因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未獲悉環保組織提交的書面檢測報告,報告也未經我國法定檢測機構復檢,故協會對該《報告》內容持保留意見。
?對于消費者購買茶葉,有何提示?
?北京市茶葉協會相關負責人:
?所有茶葉企業中,大品牌的可信度還是最高的,產品質量過也是比較好的。購買茶葉,要選擇有品牌、通過QS認證的、表明生產日期的產品。另外,茶葉協會都會在每年春茶節公布信譽好的企業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