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羅麗思)隨著新一批“90后”高校畢業生加入應聘大軍,一個在求職場上屢次被提及的問題再一次被擺上桌面,性別是否是影響求職成功的因素?近日,記者采訪發現,部分女性求職者在“限男性”、“適合男性”的招聘條件前,仍處于劣勢。
????文科理科女生就業遇冷
????在近日市人才市場舉辦的一場招聘會上,就讀化工系的大四學生胡葉庭早早就來到招聘現場找工作,但在現場轉了好幾圈,卻一份簡歷也沒投出去。談到就業情況,她表示擔憂:“我的就職方向是化工專業類的技術崗位,雖然這類崗位比較缺人,但因為我是女生,用人單位以‘僅限男性’為由拒絕了我。”
????記者了解到,近年在多場招聘活動中,理工類專業均比較吃香,每場招聘會中都有部分專門針對該類專業的招聘崗位,如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等理工類專業,且待遇福利較好,但由于很多崗位只招男性,不少理工科女生只能“望崗興嘆”。
????此外,一些向來以文科女性作為主要招聘對象的工作崗位也迎來男性競爭者。“盡管一些行政、客服、助理等崗位都是招女性比較多,但我覺得,作為少數的文科男生在找工作時反而更受青睞。”廣西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趙朝陽認為,男性同樣能勝任文職工作,甚至會更“吃香”,“男性能承受的工作強度在一定程度上比女性高,能應付大工作量。”
????工作性質不適合女性
????為何女性求職者在招聘求職中屢屢碰壁?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工作性質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內一家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的人事部主管林宇佳表示,不少理工類崗位工作量大,且要求下基層,親臨現場,工作環境艱苦,工作流動性也比較大,這些因素都不太適合女生,因此在招人先標明性別限制,也是為女性著想。
????而市內一家安防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則表示,除了工作性質不適合女生外,從企業的效益上考慮,年輕女性參加工作后要結婚生育,撫養孩子,這期間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公司還要招人代替其工作,還要負擔相應的費用,考慮到女生身體、心理等因素,還是選擇男生比較“實用”。
????據了解,《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都有相關保障女性勞動就業權益的規定,但在企業的具體操作中,仍然避免不了女生就業難的問題出現。那么,應如何擴寬女大學生的就業范圍,解決其求職遇冷的問題?
????市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分析,目前不少理工類崗位已不單純是體力勞動,多數崗位已轉變為腦力勞動,女性應發揮自身細致嚴謹的優勢,爭取這類崗位,“女生求職時可避開一些限制性別的崗位和工種,像分析、設計、制圖等強調細節的工種還是很適合女生的。”
????此外,女大學生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并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部分女生在求職時雖然面臨就業門檻高、起步難的問題,因此更應找準定位,選擇好合適自己的專業和職業,有針對性地求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