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是提高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要求。筆者認為,我市可以在打造農業企業集群、培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強化科技支撐、農產品品牌化等方面下工夫,更好地推進梧州農業產業化進程。
????打造農業企業集群
????農業企業集群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建議在我市篩選確立一批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項目,運用稅收、土地流轉、財政投入、科技支持、農產品出口等農業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以提高對農戶增收的輻射帶動能力。
????同時,鼓勵大企業對一些規模過小或生產經營困難的農業企業進行兼并或重組。目前,我市已有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0多家,可考慮在此基礎上成立龍頭企業集團,加快中小企業向集聚式方向發展。通過打造農業產業化集群,進行專業化、集約化生產,避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和趨同性。依靠農業企業集群,大力發展水稻、無公害優質西瓜、無公害優質蔬菜、荔枝、遲熟椪柑、早熟軟枝沙田柚以及香芋、粉葛等具有梧州特色農產品。
????培育農村合作組織
????加快推進農業體制機制創新,圍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積極引導和扶持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我市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70個,涵蓋蔬菜、林果、畜牧、水產等多個行業,應在此基礎上,大力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業大戶、農技部門、農業龍頭企業等牽頭興辦更多更優質的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以錢、物、技術等形式入股合作,運用定單生產、定價收購、入股分紅等多種形式,使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
????同時,要注意規范合作社運作,建立和完善諸如民主管理、風險保障、民主監督等制度,妥善處理合作組織與農戶、客戶之間關系,努力做到有章可循,以利于長期合作。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圍繞我市優勢特色產業,開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活動,擴大農業科技推廣和應用范圍。支持我市農龍頭企業與廣西大學、區農科院等科研單位交流與合作,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以加快新技術和新成果的推廣應用。逐步構建以政府推廣機構為主導、多元化發展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增強農技推廣活力。
????同時,建立和完善我市農民科技培訓體系,深化和拓展我市“黨支部+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農村黨支部、黨員的“雙帶”能力和科技特派員的示范帶動能力,提高農戶對先進農業技術的運用水平。
????推進農產品品牌化
????農產品品牌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之一,關系到農業增長方式能否順利實現由數量型、粗放型向質量型、效益型的轉變。
????一是可考慮制定梧州市農產品品牌培育規劃,圍繞我市松脂、茶葉、水果、甘蔗、木薯、肉桂、八角中草藥等亞熱帶農副產品及加工成品,進一步打造農產品品牌并擴大其知名度。
????二是通過大力宣傳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引導涉農企業注冊農產品商標,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同時,對獲得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稱號等農產品企業給予一定獎勵。
????三是健全我市農產品品牌保護執法聯動機制,強化品牌主體自律意識,促進品牌誠信體系建設。真正實現以保護促發展,以品牌創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