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轉變發展方式的成績單——
????2012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700億元推進節能減排,而2007年至2011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3380多億元資金支持節能減排;
????2011年,為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中央預算投資安排150億元;
????2011年,全國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5億噸、煉鐵產能3122萬噸、焦炭產能1925萬噸。
????這是一個實現統籌兼顧的進度表——
????2011年,全國城鎮化率超過50%,而2002年為39.1%,實現中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變化;
????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支出超過1萬億元,而2004年,中央財政支持“三農”投入為2626.2億元;
????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為1985年以來最高,實際增速連續兩年快于城鎮居民。
????這是一幅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
????各級政府加大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投入,2011年,全國財政支出2.82萬億元;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
????扎實推進教育公平,全面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
????這是一份惠及億萬人民的民生答卷——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006年至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000萬人,其中,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
????積極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各地普遍較大幅度調高最低工資標準;連續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011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萬人受益;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踞t療保險覆蓋范圍繼續擴大,13億城鄉居民參保,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
????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11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1713億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鎮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萬套,新開工建設1043萬套。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我國經濟不僅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而且實現了新的跨越。危機發生之前的2007年,我國人均GDP為2456美元,2011年則已躍過5000美元大關,只用4年時間,就翻了一番。
????“我們完全有理由為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們沒有絲毫理由因此而自滿,我們決不能也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p>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再一次對形勢作出清醒判斷,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再到“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豐富、發展,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今天的中國,像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的青年,沿著走向復興的中國道路,奔向陽光燦爛的美好明天。(新華社記者 徐京躍 霍小光 華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