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問政 專題 論壇 汽車 樓市 家裝 理財 飲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專題報道>>喜迎十八大 繼往開來>>圖片新聞>>正文
                 高級搜索
        文化體制改革 造福文化民生

        http://www.zjxp.net    2012-06-12 16:11    作者:張 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是檢驗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標準。評價文化體制改革,也應堅持這一標準。9年來的文化體制改革在一系列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準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和文化領域引進外資;通過分離改制、整體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等手段使國有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轉換機制;新聞媒體實行宣傳與經營“兩分開”;建立健全文化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轉變政府的文化職能……文化體制改革在改變我國文化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活力不夠的弊端的同時,使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群眾的滿意與支持,是這項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因素。

        ????改革:激發文化事業活力

        ????惠民工程擴展公共文化服務,縮小城鄉區域文化差距

        ????文化體制改革縮小了城鄉、區域的文化差距,更好地保障了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長期以來,我國的基層文化建設始終面臨著一個城鄉和地區差距的問題,當東部發達地區建起了富麗堂皇的圖書館、音樂廳、大劇院時,西部欠發達地區有的圖書館缺乏經費十年沒有購進一本新書;當城市的孩子在書店、博物館里流連忘返的時候,許多農村的孩子卻連基本的字典、課外書都不足。這種巨大的文化落差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地步。

        ????9年來,通過文化體制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投入,積極開展公共文化建設,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日臻完善。據統計,自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啟動以來,各級政府對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是過去幾十年的總和。尤其是“十一五”以來,文化事業費年均增速保持在18%以上的較高水平。目前我國共有3020個博物館,2884個圖書館,3264個文化館,40118個文化站,基本實現縣縣有圖書館、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6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國共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638個,建立了世界覆蓋人口最多的廣播電視網,其綜合覆蓋率高達97%。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相繼啟動,扎實推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文化差距顯著縮小。今天,無論是在青藏高原,還是在內蒙草原,無論是在安徽的山區,還是在浙江的海島,一座座書屋、一間間文化站拔地而起,有效緩解了基層和農村群眾看書難、看報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在便利、基本、均等、普惠的原則上得到彰顯。

        ????從2008年起,我國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陸續免費開放。截至2010年,全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的總數達1749家,2008年至2010年間免費接待觀眾達13.4億人次。免費開放、降低門檻、提升服務……公共文化機構向著回歸公益屬性邁出了一大步。

        ????改革:釋放文化產業潛力

        ????轉企改制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促進文化產業快速崛起

        ????文化體制改革增強了文化發展的活力與動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快速崛起。長期以來,我國的文化單位在行政主導的體制框架下運行,活力不足,文化產品的總量與質量與群眾的期待相距甚遠。同時,文化資源難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配置,市場主體的缺乏導致文化產業發展緩慢、實力弱小,與世界文化的發展潮流不相符合,也難以適應文化競爭的要求。

        ????9年來,文化體制改革緊緊抓住經營性文化單位的體制機制改革這個關鍵,大膽改革,銳意創新,成效顯著。大批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進行企業工商注冊登記,核銷事業編制,注銷事業法人。曾經靠吃財政“皇糧”生存的事業單位轉變成面向市場的企業,事業人變成了企業人。合格市場主體的增多使我國文化市場變得空前活躍,文化產品的供給大幅提升,群眾的文化選擇前所未有的多。截至2011年底,已有近1200家國有文藝院團、570余家國有出版社、1600多家報刊完成轉企改制。這些新型市場主體在脫離了行政“襁褓”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起來。不但傳統的圖書、舞臺、影視獲得了大發展,動漫游戲、數字音樂、數字出版、網絡視頻、手機閱讀等新型產業也迅猛崛起,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上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統計,自2004年以來,文化產業的年均增長率都在15%以上,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高6個百分點。2008年、2009年即使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文化產業仍逆勢上揚。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4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2.75%;北京、上海、江蘇、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市文化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已經成為當地新的支柱產業。

        ????改革:推動精品力作涌現

        ????提升文化產品質量,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

        ????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發展、向改革要效益,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我國文化的面貌煥然一新了。文化企業實力大增,文化產品數量與質量雙雙提升,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軟實力大幅增強。全國人民同讀一本書、同唱一首歌、同看一臺戲的文化貧乏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文化體制改革之前,我國每年的電影產量基本沒超過100部,電影票房不過八九個億。而2011年,我國生產了近700部電影,電影票房超過130億,其中國產電影票房連續8年超過進口影片,占據了票房的半壁江山。通過文化體制改革,電影業降低準入門檻,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大批民營公司和社會資本涌入電影業?!队⑿邸?、《非誠勿擾》、《集結號》等過億元票房大關的國產大片絕大多數是民營公司拍攝的。截至目前,有300多家民營影視制作公司進入電影制片業,所投拍的影片占國產影片產量的70%以上。

        ????在文化體制改革之前,我國沒有一家出版企業的資產和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而2011年,“雙百億”的出版傳媒集團已有江蘇鳳凰等4家。出版業的上市公司也從寥寥數家發展到目前的47家。通過文化體制改革,出版企業的版權輸出能力大幅增強,版權引進與輸出之比從高峰期的15∶1縮小至3∶1,2010年全國輸出版權超過5000種,遠遠超過了《新聞出版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的3000種的目標。

        ????今天,我國每年出版圖書30多萬種,拍攝電影700多部,電視劇15000集,動漫22萬分鐘……主要文化產品的數量皆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我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43.9億美元,中華文化正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琳瑯滿目的文化產品,豐富多彩的各類節目,遍及城鄉的文化設施正在成為群眾生活的好伴侶。可以說,文化搞改革,群眾得實惠。

        編輯:黃東瑩    


        《梧州快報》本地新聞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機新聞資訊平臺
        訂閱方式:移動用戶發送by10658714    

        相關閱讀
         



        版權所有: 梧州日報社  
        桂ICP備08001990號 | 零距離廣告價目 | 網站建設價目 | 關于我們 | 招聘信息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