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孔妮 通訊員 陳麗萍 滕瑜)6月14日,記者在“進一步做好防范學生溺水事故工作會議”上獲悉,學生溺水事故具有發生在“幼小、校外、農村、假日”的特點,死亡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學校,大部分為留守兒童。為此,會議要求,農村中小學校,特別是寄宿制學校要加強留守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落實留守學生監管責任。
????隨著夏季到來,學生發生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據了解,從往年來看,因游泳、玩水而引發的溺水事故死亡人數居各類學生意外死亡人數的首位。從死亡學生的構成看,他們主要來自農村學校,大部分為留守兒童。從年齡來看,主要是小學生或初中生。從時間看,這些事故大多發生在校外,發生在脫離家長監護和學校管理的時段,尤其是在夏季汛期頻發。從死因看,主要是學生私自下河游泳、戲水或不熟水性擅自施救。
????造成學生溺水事故有以下原因,一是農村家庭往往受困于經濟收入,為生活而奔波忙碌,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導致孩子離校以后處于無人監管狀態,極易引發事故。二是留守家庭是隔代教育,監護人整體素質偏低,安全意識淡薄,疏于管教。三是我市夏季天氣炎熱且山塘水庫和河道較多,學生課余愛嬉水消暑,但對水域不甚熟悉或缺乏安全意識,導致事故發生。四是近幾年來,各河道由于抽挖河沙,導致河道水位變化,深水灣增加,村民、學生不了解水情,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機率。五是學生自身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有待加強。
????會議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在暑假放假前要明確告誡學生:決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私自下水游泳,決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決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決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決不在無法保障個人安全的情況下擅自下水施救,決不在上下學途中下江(河)池塘戲水玩耍,要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
????此外,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寄宿制學校要加強留守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落實留守學生監管責任。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愛心監護,組織有愛心、有熱情、有能力的學校教職員工與農村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行動,使農村留守兒童在家也能得到有效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