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曾燕)近期梧州持續出現高溫天氣,有細心的微博網友質疑說,新興二路市政廣場附近到處都能看到帶著“帽子”、裹著“棉衣”的行道樹,這是為什么?大熱天的,樹不熱嗎?而且他認為,樹被包得嚴嚴實實的,呼吸功能會不會受影響?對此,我市園林專家介紹說,夏季時給新移植的行道樹“戴帽穿棉衣”,是為了減少樹木蒸騰作用,具有保濕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不會影響樹木的呼吸生長。
????為了查證網友的反映,7月17日,記者沿路了查看我市行道樹生長情況,發現在市政廣場周邊道路、金暉汽車站附近道路、紅嶺路平浪大道及舜帝大道等道路,新近移植的行道樹都使用了遮光網,而在奧奇麗路附近的部分行道樹除了使用了遮光網、更穿上了深灰色的“棉衣”。此外,在市政廣場附近,記者看到不久前移植到這里的芒果樹上掛上了輸液袋。
????針對看到的情況,記者采訪了市園林工程師黃亞光。他介紹說,目前我市正在開展長洲區道路綠化提升工程,因此近期市民會看到許多道路都增種了行道樹或低矮灌木等。由于梧州已進入夏季,高溫少雨,為了提高移植樹種的成活率,園林工人基本上會使用遮光網以減少樹木蒸騰作用,提高樹木成活率。部分樹木在移植后穿上“棉衣”,即裹干,則是用具有一定保濕性和保溫性的材料包裹樹干。梧州大多用深灰色的材料,被很多市民誤認為是“棉被”。其實這種裹干跟季節無關,在高溫下,它反而有保護樹干水分不被蒸發的作用。“這種裹干一般最少要一年后才能拆除。”就網友質疑的裹干是不是會影響樹干的呼吸功能,他表示,樹的呼吸主要是靠樹葉。
????對于給樹木輸液,黃亞光表示,輸液袋里裝的是營養液,用來提高這些行道樹的成活率。持續高溫天氣下,大型樹木移栽的成活率比較低,輸營養液就像給病人打吊針,不僅可以補充樹木水分,更能增加樹木成活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可以幫助這些樹長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