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孔妮)近日,廣西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學科教學指導專家組蒞臨梧州,為梧州的高中語文老師進行高中新課改語文學科的培訓。廣西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學科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全國高考語文學科廣西評卷組組長、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玉秋表示,高中語文新課改,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選修課,而且選修課的課時比必修課的課時更多,是對必修課的補充和深化,有利于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
????選修課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據了解,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包括“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兩個部分。選修課程由“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陳玉秋教授告訴記者,必修課程體現高中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選修課程在體現基礎性的同時,突出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則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選修課比重大于必修課
????據陳玉秋教授介紹,高中新課改語文學科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增加了選修課,而這個變化的亮點在于,在課時安排上,選修課比重大于必修課。必修課有5本教材,36個課時完成一本教材的教學,并進行測試,學生可得到2個學分,5本教材修完,就獲得10個學分,而學生在選修課則要求獲得3個學分。教師要在1.3個學年內完成必修課的教學,即在高二上學期過半的時候完成必修課程,之后就進入選修課程,選修課程的學習占1.7個學年。
????對于部分學生提出“必修課比選修課課時少,會不會影響高中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和消化”這一問題,陳玉秋教授表示,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選修課課程,而這些選修課課程是必修課的深入拓展和提高,所以學生在學習選修課的時候,通過語文實踐,能夠提高語文學習和應用能力,而近年來語文高考的題目也充分注重考查學生這幾個方面。
????新課改要求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
????語文新課改后學生應如何轉變學習方式?陳玉秋教授認為,語文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生應發揮自主能動性,對學習進行自我規劃,并在學習過程中善于和同學加強交流和溝通,增強發現和探索問題的能力。此外,學生要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高中三年要完成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的課外閱讀。學生可通過演講、辯論、社團等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思維和個性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