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富安小區的小朋友暑假在社區居民學校里接受大學生志愿者的免費輔導? 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 西江都市報訊 7月18日上午,雖然正值暑假,但家住我市棗沖花園的鄭芷怡仍背著自己的小書包,和鄰居的兩名小伙伴一起,來到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的學校“上學”。在“課堂”上,鄭芷怡不僅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暑假作業,還可以與伙伴們一起學知識,一起玩游戲。
????“在這里‘上課’,比以往暑假一個人呆在家里寫作業看電視有趣多了。”鄭芷怡說。而她所去“上課”的學校,正是于本月初啟用的,位于我市富安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內的共青團市民學校。作為團市委在我市建成的首個共青團市民學校示范點,富安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圍繞社區基本功能和社區居民實際需求,以志愿服務的形式開設各類課程,讓居民得到切實的幫助。
????因時制宜制定課程
????考慮到很多家長在暑期沒有時間照看孩子的情況,富安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把首個階段的課程內容確定為孩子的暑期興趣培訓班,每周一、三、五上午開課,持續整個暑假。18日為30多個孩子們上課的,是梧州學院經濟系的一批志愿者,當天他們為孩子安排的是暑期作業輔導課和電影教學課。
????“你怎么不寫啊?”“不會!”看到呆坐角落的梁威強小朋友,志愿者韋秀媚上前詢問道。經過多天的相處,韋秀媚知道,孩子又想著玩了。熟悉了孩子的心理,韋秀媚搬來了一張椅子,坐到梁威強的身邊,一邊告訴他下一節課安排的是看動畫片,一邊細心地輔導他完成作業。韋秀媚的方法很奏效,不一會兒,梁威強就把一頁語文暑假作業寫完了。
????正當孩子在教室內認真地做作業時,一位老人在門外不時地向里張望著,原來她是梁威強的外婆梁婆婆。看到外孫在志愿者的輔導下寫作業,她十分驚訝。梁婆婆說,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孩子在家都不愿意做作業。眼下,孩子在良好的氛圍和志愿者的幫助下,有效地完成作業。
????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共青團市民學校的課程安排并不是一成不變的。7月、8月是暑期興趣培訓班,而9月、10月重陽之際又會舉行孝德文化進社區活動,開展《孝經》、《弟子規》講授課程和關愛社區孤寡老人行動。
????內容豐富才具有吸引力
????富安社區團支部負責人莫海霞告訴記者,社區有了共青團市民學校,僅是第一步,如何安排好學校的課程設置,讓其更貼近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才是進一步辦好學校的關鍵。
????“課程內容的豐富性才是吸引力。”莫海霞說。如在暑期興趣培訓班,作業輔導只是其一,而不是唯一,因為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教育,還有生活陪伴。在每次的培訓班中,暑假作業輔導課僅占40%的時間,更多的時間留給了拓展孩子興趣愛好的趣味課程。
????據悉,待暑假結束后,社區學校會根據居民所需,安排形式多樣的居家實用技能培訓。此外,培訓班還會結合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情況,設置文明禮儀等教學課程。
????(本報記者 歐蕾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