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兩地一樞紐一園區”、西江上游經濟帶的龍頭……國家和自治區對梧州的發展定位,以及正如火如荼推進的西江黃金水道、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等工程,使梧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市委居安思危,作出“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關鍵在于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推動黨員干部思想不斷解放、思路不斷創新,以思想的領先保障發展的率先”的科學判斷。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本著“不進則退、慢進亦是退”的使命感,將學習與解放思想相結合,重視學習、繼續學習、善于學習,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目標。
????率先垂范,讓氛圍“濃”起來
????“領導干部科學發展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系列講座”,受眾主要面向全市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每有講座舉辦時,會場總是顯得“擁擠不堪”,大批公務員前來“偷師”,這也使講座成為提升干部素質、能力的“加油站”。
????這樣的講座每年舉辦四次,講座內容涉及文化、經濟、政治多個層面,主講人是國家有關部委、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以及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不過,前來聽講的公務員們,每次都能在聽眾席上看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身影。
????這樣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市委中心組學習上體現得更充分。每次集中學習,市委書記劉志勇都親自策劃學習內容、審定學習計劃,主持集中學習研討,研討內容涉及黨的創新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市委領導帶頭參加學習、帶頭調查研究、帶頭宣講形勢、帶頭撰寫文章,無論在學習要求、勁頭、風氣上,都成為名副其實的表率。
????市領導還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組織開展“領導干部領題調研”活動,把學習活動由室內延伸到室外。近年來,市領導先后撰寫了50多篇調研文章,并在《經濟日報》、《當代廣西》等一批有影響的報刊雜志上發表。
????市、縣及市直部門領導也不甘落后。蝶山區舉辦“蝶山大講堂”,針對發展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邀請專家開展輔導,并以中心組學習以及黨組織聯建團隊內部交流、互相學習的形式,幫助領導干部提高理論素養和學習效率;市教育局則投入項目資金4427萬元,派出專家名師627人次,對217所學校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促進城鄉學校交流……
????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做法,贏得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市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說:“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導向及示范作用至關重要。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就像點燃燎原之勢的‘星星之火’,使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成為促進發展的硬任務。”
????實際上,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激發了黨員干部的積極性,推動全市迅速掀起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熱潮。如今,全市各級已經形成“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走在前頭學,社區黨組織貼近實際學、農村黨組織廣泛宣講學、企業黨組織結合生產學、學校黨組織發揮優勢學、流動黨員黨組織全面覆蓋學”的學習格局。
????探索創新,讓學習“活”起來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夏農,闡述“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內涵;3月24日,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其鳳為中恒集團管理人員作政策輔導;4月20日,自治區黨校副校長陳林杰為市委黨校學員講授《領導人格形成及其社會管理》;4月25日,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新,以“抓住第二波工業化浪潮機遇,促進富民強梧新跨越”為題,縱論當前發展;6月18日,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蘇道儼為黨員干部授課……
????這是今年以來我市“引智”的縮影,“高端智慧”融入梧州發展,為黨員干部開辟了全新的思維天地,也增強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正是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活起來”原則,擴大學習覆蓋面的具體體現。
????為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市委通過“請進來培訓”的方式,為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黨員干部設計學習載體:“領導干部科學發展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系列講座”,面向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鴛江論壇”面向普通黨員干部,內容涉及收藏、養生、教育等方面。面向基層黨員干部中的“百場宣講下基層”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群眾關注的農業、醫療保險等知識送到基層……
????“走出去”則是指到外地學習、考察、培訓,尋找提升發展能力,縮小差距的破題之道。2010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與北京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合作,開展了非公經濟、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等專業知識培訓班22期,舉辦各類主體班90多期,培訓干部近12000人次;各級部門聯合辦班近200期,舉辦處級領導干部雙休日工程培訓班130多期……
????與此同時,市委還引導黨員干部“沉下去”,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制約經濟發展的難點問題,深入實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從中傾聽民意,向群眾學習,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形成意見建議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
????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各級黨委還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為學習插上了“鮮活的翅膀”。目前,各種網絡課堂、QQ群、學習博客、學習興趣小組正成為集體成員交流學習心得、碰撞思想火花的開放空間,使鮮活的學習方式贏得了黨員群眾的認可。此外不少單位負責人還把電話、電子郵箱留給群眾,組織專家學者、領導干部到梧州零距離網與網友交流,提供理論咨詢等服務。
????學習如何才不流于形式?梧州的回答是,明確目標,嚴明考核。為保證學習成效,市委完善了理論學習制度,并將理論學習納入考核范圍,年底對各單位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對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或未達到學習要求的,不僅嚴格扣分,還向全市通報。
????學以致用,讓知識“動”起來
????學習能否長久堅持、引向深入,關鍵在于是否聯系實際、融入工作。要勤學,更須善用。
????“要堅持學用結合、為用而學、以學促用、以用帶學,通過讀書增長知識,解決工作難題,推動發展轉型。”市委書記劉志勇這樣強調。他指出,要通過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不斷優化黨員干部的知識結構,開闊視野和思路,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等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關注民生民本,維護社會穩定,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其實,這一目標在梧州已經得到了實現。
????———堅持“東向戰略”,加快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建成西江上游經濟帶龍頭的目標,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考察調研之后越來越明晰:要走好經濟發展“三步棋”,唱響城市建設“三部曲”,承接產業轉移,加快推進“富民強梧”新跨越。
????——通過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蒼梧縣深化了“三個蒼梧”建設內涵,豐富了推動蒼梧科學發展的思路。2010年,該縣再度榮獲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2011年獲“全國詩詞之縣”榮譽稱號。蝶山區結合“學用政策促發展”活動,破解了一批影響經濟發展的難題,僅今年上半年就為企業協調貸款2億多元,解決企業用工1500多人,落實了五株電路板、利源船用甲板等重點招商企業用地,并抓住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有關政策,先后引進電子軟件創意設計文化產業園、印制電路板生產一體化等4個重大項目。
????———市衛生局以學習提升隊伍素質,以學習推動科技創新,2011年獲自治區科研立項5項,市科研立項91項;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1項,占全市科技進步獎的56%,2012年上半年市直醫療單位患者綜合滿意度達96%以上。
????通過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以學促干的“放大效應”在加快發展上得到體現:預計上半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350億元,同比增長13.5%,在去年高位增長基礎上繼續高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19.7億元,同比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3.3億元,同比增長21%;財政收入49.3億元,同比增長2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7.7億元,同比增長36.6%。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目前,全市各級已形成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為加快富民強梧新跨越,建成西江上游經濟帶龍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