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鄭玉華) 一個肝臟救助了北京一位急需換肝的病人,兩個腎臟分別讓兩個腎衰竭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一對眼角膜移植進了一位雙眼嚴重受傷需要一副完整眼角膜的失明病人,陳彩園的愛心讓四位患者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如今,雖然陳彩園已經逝去,但她的大愛精神不死,她的善舉贏得了眾多市民的贊譽。
市民稱贊陳彩園捐器官義舉
8月2日,在梧州日報社門前的閱報欄前,企業退休老職工黃德祥正在仔細閱讀關于陳彩園的報道。他告訴記者,這兩天關于梧州首例人體器官捐贈的情況他都認真地閱讀了,他深深地被這位母親的義舉所感動,“陳彩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想到要幫助他人,決定捐獻自己的器官讓他人不再承受病痛,她是好樣的!”黃德祥一邊說,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市民梁曉茹通過QQ聯系到了記者,向記者詢問如何辦理器官捐獻事宜。梁曉茹表示,她通過報紙知道了陳彩園的愛心義舉后很受感動,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器官捐獻的志愿者。
在采訪中記者感受到,雖然,目前很多市民對于無償捐獻器官的行為還在初步了解的階段,但是,陳彩園的善舉確實已讓部分市民開始關注器官捐獻這種愛心舉動。
陳彩園將被推薦參評道德模范
梧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于超成表示,“器官捐獻”不是一個新鮮詞匯,許多人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個概念,但真正去踐行的人很少,因為許多市民還不能突破傳統的思想束縛。陳彩園雖然只是個平凡的下崗工人,但是,她勇于在死后為他人捐贈器官,這種精神、愛心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在陳彩園的身上,閃耀著大愛精神的光輝,傳遞著積極豁達的人生態度”,于超成說,“即使離世也要盡自己最后一份力量幫助他人。陳彩園的舉動是真、善、美的體現,她的精神將引導更多的人向善。”
于超成表示,目前廣西正在開展第二屆自治區道德模范推薦評選表彰工作,為了讓陳彩園的高尚精神和美好道德品質在更多群眾中發揚光大,市精神文明辦正在整理材料,準備將陳彩園的愛心事跡向自治區道德模范評選機構推薦,使其能參評“助人為樂模范”,“我們相信,在陳彩園大愛精神的感染下,一定還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的器官捐贈者出現,在社會上形成愛灑人間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