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孔妮 通訊員 滕瑜)昨日,梧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透露,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所實行的數學新課改,對教師自身知識的儲備和教學能力帶來挑戰,而學生則有更多的機會理解數學本質。
據梧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梁汝祥介紹,數學新課改后,高一新生將統一使用人教版A版新課標教材,該教材打破了以往舊教材所存在的“繁、難、偏、舊”的現象,在課程結構和內容設置上都有了新的改變。新教材包括了必修的5個模塊和選修的4個系列。5個模塊共有5本書,學分總共為10分,學生必須要拿到這10個學分。課改后,數學最大的亮點就在選修課的設置上,學生可根據自身的愛好和個性發展去選擇選修的內容,獲得相應的學分。
“舊教材只需要學5本書,其中一本是選修,而新教材是必修5本書,再加上一系列的選修課,與以往相比,學生的學習內容是不是有所增加?”記者問。對此,梁汝祥解釋說,并不能從表面的教材多少去判斷學生的學習內容,因為數學新課改后,教材的內容編排和課程設置有所不同。數學新課改后,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數學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選修系列中,增添了如數學史選講、信息安全與密碼、數學美等元素的課程,這能夠擴大學生的數學視野。
數學新課改對于教師而言,是一個挑戰,因為新課改要求老師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新課改后,老師不能只是單一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讓學生懂得通過實踐以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去獲取知識、掌握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