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非文字的、以人類口傳方式為主的、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散落在廣大鄉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人類的文化瑰寶。時至今日,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許多曾經風光一時的民間技藝瀕臨失傳。
?筆者認為,首先要對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保護。
?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人為載體,以口傳心授、約定俗成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可以說,傳承人承載著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薪火,如果不對他們進行保護,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政府與文化部門,要給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文化注入生機,從政策扶持、組織形式、資金落實、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應給予大力支持,也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經驗:政府每年都拿出一定數量的經費補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保證他們衣食無憂,使他們具有獨創性的技藝從過去的獨門“家傳”變為今后的大眾共享;以帶徒授業的方式拴住傳承人,同時從設計、思路、手工藝等各方面,保持其原汁原味的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等。
?另外,還要大力培養一大批熱愛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有力促進民間文化資源的挖掘、整合,使鄉村的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傳承和轉型不斷深化,讓鄉村非物質文化之花絢爛地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