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鐘昀)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就像一群遷徙的“小候鳥”,暑假了,從外地來到梧州“探親”,與打工的父母短暫相聚;快開學了,又與父母分別,搭上回鄉的車。來自昭平縣農村的李喜濤和李小琴便是這樣的孩子。
????“1塊8一斤,這里是6兩,1塊8分錢,收你一塊錢。”李喜濤麻利地將裝好的馬鈴薯上秤,計算價錢、收錢、找錢。李喜濤在老家上初一,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他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到梧州打工賣菜了。每年放暑假,他在家幫爺爺奶奶收完稻谷后,就帶著妹妹李小琴到梧州和爸爸媽媽一起住上一段時間。
????李喜濤的媽媽和爸爸每人經營一個菜攤,每天天不亮,爸爸就開著三輪車到竹灣市場批發蔬菜,媽媽不久也要到菜攤開始一天的忙碌。“農村的小伙伴都以為他們兄妹倆是到梧州玩,其實兩個孩子哪里也沒去過,每天都在菜攤里幫忙。”李喜濤的媽媽一臉慚愧地說,因為菜攤的生意從早忙到晚,人不能離開,因此夫妻倆還沒帶孩子出去好好地玩過,只是偶爾在晚飯后到附近的太陽廣場去逛逛。
????“我最喜歡去超市了,有好多東西賣。” 李喜濤9歲的妹妹李小琴聽到太陽廣場,便興奮起來。她告訴記者,爸爸媽媽在超市里幫他們買了新鞋子和新衣服,她在農村沒見過這么大的商店,里面什么東西都有。當記者問及白云山、太和花園等景點,小琴一臉茫然。“我只知道梧州有個公園叫潘塘公園,因為就在市場旁邊。我和哥哥剛來的時候,見到里面的荷花,可漂亮了。”小琴說。
????暑假快結束了,李喜濤兄妹倆的梧州“探親”生活也即將結束。“我們就要回家,準備上學了,假期過得太快了。”李喜濤說,雖然在梧州住的這段時間沒能到處去玩,但比起一些只能留在農村過暑假的伙伴來說,他感覺自己幸福多了,還能一家人一起去逛街。“每次回家她都哭鼻子。”話畢,李喜濤調皮地朝妹妹做了個鬼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