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高云 孫雅華)“要把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大家,向他們道一聲感謝。”河池早產雙胞胎姐弟的父親楊勝貴于昨日剛從玉林回到梧州,便懷揣著一疊墨跡剛干的感謝信,一一送了出去。近期,本報聯同梧州日報、梧州零距離網等媒體報道了河池早產雙胞胎姐弟病情危急,家庭困難的情況,社會各界的愛心匯聚到這個家庭。因有這些愛心款項,雙胞胎姐弟已經順利出院。
????從楊勝貴的早產雙胞胎姐弟呱呱落地的那天起,他們與病魔展開了長達45天的抗爭。雙胞胎姐弟的醫療費一天天增多,賬戶上的匯款一筆筆不斷進來,在眾人的愛心幫助下,雙胞胎姐弟如今已順利出院。看著雙胞胎姐弟躺在家人溫暖的懷抱中,精神狀態一天天好轉,楊勝貴百感交集。無以回報的他,決心用一封封摯誠的感謝信,答謝這些幫助他的好心人。他一一點算好,不算個人捐款在內,他連寫了8封感謝信。
????“感謝市地稅局團委干部頂著酷暑奔走于各城區地稅局之間張羅捐款事宜……”“感謝梧州日報社在我一對雙胞胎兒女早產救治期間,呼吁市民獻愛心的所有新聞報道以及媒體朋友自發的愛心捐款……”楊勝貴所寫的8封感謝信內容不盡相同,“醫療上的救治、錢款上的幫助、精神上的鼓勵,不同的愛心單位給了我不同的幫助,我都要在感謝信中一一道謝。為此,我還特地找了朋友幫忙修改。”
????“我也不懂說什么,小孩已經出院了。”楊勝貴第一站來到梧州日報社,他用自己最樸實的語言說,“謝謝你們的幫助,我也不知道怎么答謝你們,只能給你們寫一封感謝信了。”接過感謝信,梧州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忠云說,這是新聞媒體應該做的事情,為困難的群眾發聲,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楊勝貴在向市醫保所送上感謝信的同時,也領到了一家五口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證、社會保障卡。“這是國家的福利,我們醫保系統有責任向他們送去政策的援助。”梧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蔣明霞說。
????建設銀行梧州分行、和盈數碼沖印中心、歐羅曼婚紗攝影店……滿載感激之情的感謝信一封封地送出去,直到當天下午5時多,楊勝貴還未能把感謝信送完,“還有送給市工人醫院和市松鶴園的感謝信,我也要抽空趕緊送過去。”
????孩子出生時曾命懸一線,楊勝貴似乎感到世界末日的到來。正是這場人間大愛,喚回了他的希望。“有了大家的愛,我相信我們能走得更遠,哪怕是傾其所有,也要走下去。”楊勝貴說,“最后,我還想透過媒體,再次向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愛心人士道一聲謝謝。”
????感謝信內容摘錄:
????對于當時為了給孩子治病債臺高筑、舉步維艱的我來說,你們的愛心捐款如同雪中送炭,給了兩個孩子活下去的希望,謝謝你們向兩個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兩個孩子在成長伊始便得到你們的愛心幫助,是他們的幸運和福氣,也是我們全家的榮幸!諸多感激與敬意不能一一盡述,再次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感謝!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下一篇 4 放大 縮小 默認
????時評:這座城市很有愛
????8月21日,楊勝貴將半個月大的兒子從工人醫院接回家,全家五口人終于團聚了。至此,這場由梧州各界愛心人士參與的救助外來工楊勝貴早產雙胞胎的愛心接力,終于宣告圓滿結束。
????從7月25日梧州零距離網站騎樓論壇發出第一條帖子、《梧州日報》推出第一篇呼吁市民獻愛心的稿件,到第一條#救救早產雙胞胎#的微博;從7月26日楊勝貴收到第一筆個人捐款300元,到7月27日收到第一筆單位捐款3000元……
????我們在驚喜之余,感受到了一個個普通面孔背后無私的善良和愛,感受到了這是一座有愛的城市,這座城市生活著的是有愛的市民。
????27天時間,匯聚了梧州各界愛心人士的46000多元愛心款,源源不斷地流向了楊勝貴這對雙胞胎兒女的醫院賬戶。媒體報道、微博轉發、口口相傳……人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呼吁籌得的一筆筆愛心款,讓楊勝貴一家看到了希望,兩個孩子也用他們頑強的生命力令所有關心他們的善良梧州人感受到了奇跡:原本命懸一線的姐弟倆開始好轉了,呼吸機撤下了,可以自己喝奶了,輸氧管也不需要了,最后出院了……
????如果將公益事件的發起和完成比作一次臺上的演出,那么這次救助早產雙胞胎是所有有愛的梧州人上演的一場完全未經彩排的愛心劇目;如果把這27天比作一場與死神搶奪孩子的戰役,那么參與戰役的“士兵們”則是所有那些通過各種方式奉獻愛心的普通市民,是他們用愛心傳遞著這座城市質樸的溫情。
????小善聚成大愛,溪流匯成大海,這些微小的正能量匯聚成推動城市文明的一股強大正能量。
????幾個月前還打算回老家發展的楊勝貴,現在改變主意了:“兩個孩子的命是大家幫忙救回來的,我決定留在這兒。”這位父親感激梧州的心情可以體會。其實,梧州何嘗不應該感激這兩個早產雙胞胎呢?是他們讓我們真切地看到了梧州人扶危濟困、大愛無私的善行義舉,以及那助人于危的善良本性。(孫雅華) |